第七批国家集采平均降价48%
7月12日,备受瞩目的第七批国家集采正式开标。本次集采有60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按约定采购量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省费用185亿元。当日(12日)晚间,多家公司公告产品拟中标第七批国家集采。其中,科伦药业 (002422.SZ)拟中标最多共计11个产品最多,翰森制药 (03692.HK)有5个产品中标,海正药业(600267.SH)有2个产品中标。 国家医保局自2018年组建以来,已开展7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共覆盖294种药品,按集采前价格测算,涉及金额约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生物药年采购额的35%,集中带量采购已经成为公立医院药品采购的重要模式。与以往批次不同,今年的药品集采有两个显著特点: 其一是整体降价相对温和。本次集采中选药品平均降价48%,而比较来看,第五批平均降价56%、第四批降价52%。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当下地方集采和国家集采同步推进,本次国家集采的部分品种已经纳入地方集采,价格水平已经下降;此外,经过多轮集采,企业竞争更加理性。 其二是供应更加多元,稳定性进一步增强。此次总计295家企业的488个产品参与投标,217家企业的327个产品获得拟中选资格,投标企业中选比例为73%,平均每个药品品种有5.4家企业中选。第七次国家药品集采还首次引入 “备供企业”机制,实现一省 “双供”,防止出现部分企业恶意报价、凭借低价中标后又断供的现象。 随着国家和地方层面集采常态化进行,集采的 “鞭子”效应将更加明显:不合理的药品价格水分将被挤出。如果企业没有充分准备,完善产品管线、储备优势产品,掉队是迟早的事情。 在国家鼓励创新的大背景下,我国医药创新步入快车道,医药研发投入、在研新药数量、获批创新产品呈现逐年快速递增态势。其中,2021年我国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数量创新高,为近5年来最高水平。 集采将促使创新药物的医保支付空间大大提升,鞭策企业更加重视 “首仿”药品及新药研发,不断丰富产品管线和储备重磅产品。 (姚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