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传承创新 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 中国工业报 左宗鑫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今年7月1日是我国中医药法实施5周年。中医药法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体现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法律。法律实施5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管理体系建设得到加强,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中医药法旨在破除多年来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障碍,形成保障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管理体系。过去一段时间,中医药管理体系面临 “头重脚轻”的问题,尤其是基层组织欠缺,严重影响了中医药政策自上而下的落实。中医药法明确:“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近年来,各级党委和政府加速推进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据不完全统计,已有11个省份设立行政级别为副厅级的中医药管理局,15个省份在卫生健康委加挂中医药管理局的牌子。健全中医药管理机构,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管理体系支撑。 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2022年3月,国家中医药局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提出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推进基层中医药人才建设等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以及到2025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实现全覆盖等5个 “全覆盖”的具体目标。 为进一步落实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十四五”行动计划》要求,日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十四五”行动计划推进视频会议。会议指出,“十四五”时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联合有关部委持续加大基层中医药支持力度,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作为重点项目纳入 “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 据介绍,2016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个部门联合启动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十三五”行动计划。据不完全统计,2016-2020年,中央财政共投入369.18亿元用于行动计划重点项目建设,地方各级财政投入专项资金1180多亿元。基层中医药服务条件明显改善,队伍日益壮大,能力明显提升,领域不断拓宽,中医药服务更加可及可得。 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要求,“十四五”期间,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要在巩固“十三五”成果、扩大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面的基础上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各地要紧扣提升工程重点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务求取得新突破,重点在以下四个领域精准发力: 一要建立健全优质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持续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中医阁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办中医,进一步完善现有基层中医药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功能,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二要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根基。强化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完善和落实基层中医药人员编制备案管理、职称评聘、收入分配等政策措施,吸引中医药人才到基层工作、安心在基层服务。 三要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加强省、县两级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建设,建立健全适宜技术推广网络和长效机制,加强考核管理,大力开展推广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要深入开展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 多地发布中医药 “十四五”规划 近年来,促进中医药发展已上升至国家战略,有关部门相继发布政策,从多个维度保障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管理体系。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了 “十四五”期间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措施;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随后,全国多地相继出台了各自的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齐心协力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提出,构建高质量中医药健康服务新格局,提高中医医疗服务效能。构建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发展新格局,创新中医药人才综合评价机制。构建高标准中医药科技创新新格局,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转化。构建高水平中医药健康产业新格局,发展中医药文化产业。构建高规格中医药海外发展新格局,搭建中医药国际服务平台。构建高站位中医药治理体系新格局,建设中医药精密化信用监管体系。 上海提出,建设高标准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办中医医疗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提升高品质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中医医疗服务数字化转型。打造高素质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创新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机制。培育高能级中医药健康产业,强化科技支撑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能力。促进高水平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开放发展,建设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高地。 天津提出,实施中医药服务体系提质扩容工程,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拓展治未病服务。全面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强化应急保障。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提高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水平。实施津沽中医药人才系统培育工程,实施中医药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计划。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加强对古典医籍精华的挖掘。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和全面深化中医药改革,实施天津中药制剂工程。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切实解决法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补齐短板,或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