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立足创新推动国际化
■ 中国工业报 马 艳 截至目前,上海、江苏、浙江、云南等多个省市的 “十四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已登台亮相,这些规划既是顶层设计又是路线图,为“十四五”时期医药工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些规划的亮点是什么?各个省份之间对于医药工业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医药工业发展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工业报对部分已发布的 “十四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进行了梳理。 加快产品创新和技术突破 创新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动力源泉。1月30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产品创新和产业化技术突破。其中包括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推动创新产品研发,提高产业化技术水平;推动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与应用,加快新产品产业化进程,促进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健全医药创新支撑体系,加强产学研医技术协作,提高专业化的研发服务能力,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与国家对于医药工业的整体发展规划一致,各地在其发布的 “十四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中,也将创新列为发展的重点。 《江苏省 “十四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研发投入要持续增长,企业创新能力要明显提升,推动国家级创新载体落户江苏,布局建设一批研发中试、临床试验、安全评价等服务平台。 《云南省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要基本建立起 “3大类12小类”为主体,相关产学研单位深度参与,覆盖全省医药产业全链条的创新平台体系。《江西省 “十四五”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明确,要壮大企业产业化创新平台。鼓励龙头企业重点突破各子行业细分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积极参与国家和省级重大项目研究、技术标准制定、产业技术路线图编制,实现专利共享和成果转化推广等;鼓励优势企业积极申报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实现企业创新平台在省内外互联互通。 湘财证券分析师张德燕认为,政策正引导创新回归本源,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当前已经具备探索源头创新的基础生态,产业正由跟随步入至真创新阶段。 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因此,保障我国医药产业链供应链战略安全重要性也愈加凸显。在各地出台的 “十四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中,对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控也做了具体规划。 《湖北省医药产业 “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深入实施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链 “链长制”行动计划,开展产业链技术摸底,建立问题清单,制订实施产业链技术结构图、应用领域图、产业布局图、发展路线图、招商目标图“五图作业”。 《浙江省医药产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要求,打造高效可靠的产业链发展体系,围绕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改革要求,以上下游一体化为方向,鼓励建立从原料药到制剂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增强产业链垂直整合与横向联合能力,带动产业链整体实现降本增效。 《江苏省 “十四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要推进产业链配套发展,鼓励化学药龙头企业以上下游一体化为方向,推进原料药到制剂一体化发展;推动医工协同发展,推进医疗器械装备与材料、机械、电子等企业深度合作,通过联合创新、转化应用等模式,促进先进基础材料、前沿新材料、核心关键零部件与软件等攻关突破。 西南证券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全球产业流通受阻,产业链不完善带来的风险显现。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应加强与上下游企业和科研单位协作,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开展关键技术产品攻关,补齐产业链短板。 创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提升国际竞争力是 “十四五”时期医药工业发展的又一个重点。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提出,上海将瞄准生物医药产业 “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行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和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江苏省 “十四五”医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紧抓自贸区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提升开放协同发展水平;加快医药产业国际化进程,支持创新药全球研发和国际注册。 《云南省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出,加强国际并购与合作,积极承接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仿制药、创新药产业转移和产品转化落地;加强对于具有市场前景的初创型国际创新团队的并购与协作;加强与跨国龙头企业的合作,借助其销售优势迅速打开国际市场,提高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江西省 “十四五”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指出,要巩固原料药优势品种国际竞争优势,提高制剂技术含量,推动出口向高附加值原料药及高端制剂发展;将 “赣十味”“赣食十味”等赣味中药材和中医药产业发展融入“一带一路”“双循环”等战略,加快中药大品种国际注册与认证,积极开展国际业务;推动医疗设备多元化发展,扩大产品出口,推动提高国际化发展水平。 加快国际化步伐已成为各地发展医药产业的共识。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茂春表示,“中国医药产业将以企业为主体、产品为核心、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国内外两个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重点带动、整体推进的原则,培育一大批面向国际市场,具备一定出口规模,注重技术创新,具有较强产业示范、带动和辐射能力的医药企业、医药自主品牌和产业聚集区,逐步提升中国医药产业国际化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