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部:光气硅企业安全生产存隐患
本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5月份,应急管理部组织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和有关专家组成9个专家组,对全国34家光气生产企业、13家多晶硅生产企业、21家有机硅生产企业开展了专家指导服务,共查出各类隐患问题2581项。其中,重大隐患70项,责令7家光气企业、2家有机硅企业和1家多晶硅企业停产整改。 下一步,应急管理部将向有关地方和企业集中交办隐患问题,并督促整改落实,分行业组织开展安全技术交流与培训,制修订相关行业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范,进一步提升光气、有机硅、多晶硅等重点行业本质安全水平。 专家指导服务工作通过 “解剖麻雀式”指导服务,全面摸清了全国光气、有机硅、多晶硅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深入诊断分析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形成了 “一企一策”整改方案。本次专家指导服务对推动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升重大安全风险管控能力,做好重点时段安全生产工作,促进重点行业转型升级,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挥了积极作用,得到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广泛认可,较好实现了预期目标。 (邹 洁) 北京市:正研究制定碳中和时间表 6月5日,中国工业报从 “碳达峰碳中和北京行动”高端论坛上获悉,北京正在研究制定碳中和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交通、电力等领域将成为减污降碳的重要突破口。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明登历透露,北京市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一方面要节约能耗、提升能效,另一方面要通过净煤、减油、少气等方式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的增长。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包括鼓励光伏、热泵技术等应用开发利用本地可再生能源,并且加大引进域外的可再生能源。建筑、交通、产业是要重点突破的领域,将依靠科技创新和现代低碳管理体系的建立,来推进上述领域的低碳转型,并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欧阳明高认为,北京市碳减排的主要领域是交通、电力与建筑,新能源汽车及其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将对这三个方面产生综合效应。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角度,分析了碳达峰、碳中和的 “双碳”目标下,低碳能源转型对空气质量长期持续改善的决定性作用,并围绕低碳转型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为美丽北京建设指明了新路径。 专家们一致认为,城市减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北京这样的大都市实现碳达峰、碳减排的有利条件,也是迈向碳中和的坚实基础。 (曹雅丽) 深圳市:支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 深圳市发改委6月7日发布了 《深圳市关于支持卫星及应用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 (简称 《意见》),从打造特色应用场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夯实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环境、建立行业保障机制五个方面推出16条创新举措,拟将深圳打造成全球卫星及应用产业创新高地。 《意见》提出,鼓励卫星与各行各业融合应用,以打造特色应用场景。支持卫星在交通物流、海洋经济、自然资源、城市安全、环境保护等行业创新应用,开展 “卫星+”智慧农业、智慧能源、智慧物流、智慧航运、智慧交通、智慧应急、智慧城市,以及卫星互联网、卫星物联网、天际灾害监测与预警等应用探索。 《意见》还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卫星及应用产业链重要环节突破。对围绕通信、导航、遥感卫星综合应用、一体化集成应用及卫星研制的核心领域和重要环节,布局一批重大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制项目,按照不超过项目总投资的40%给予资助,将给予最高3亿元的项目资助。同时, 《意见》提出支持卫星及应用领域创新载体建设。支持卫星及应用相关项目优先申报国家重大专项扶持计划,对获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载体的,给予最高3000万元支持,加速卫星及应用产品产业化发展。 《意见》明确支持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企业投资建设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和区域特色遥感星座。给予高轨卫星最高2亿元、低轨卫星最高5000万元资助;发射商业保险给予最高5000万元资助。 (吴汇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