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面临新挑战 工信部要求加强生产要素保障
稿件来源:本报讯
尽管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4%,增速快于去年三、四季度,实现了良好开局,但当前,我国工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形势仍十分复杂和严峻,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尤为值得注意。 日前,全国第四十次中心城市工业经济运行会议在山东潍坊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出席了此次会议并发表讲话。 对于当前工业运行态势,朱宏任指出,今年是我国 “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继续调整恢复的一年。深入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环境的新变化,探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特点,对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工业运行环境面临着新变化也遇到了新挑战,相关部门一定要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工作,准确把握当前工业形势,全力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复杂环境下工业面临新变化和挑战 据了解,长期以来,发达经济体一直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但根据IMF数据显示,这一趋势正在改变。IMF按购买力评价计算,发达国家在全球GDP中所占比重,2000年为63%,2007年为56%,2010年下降至53%,并预计2013年将降至50%以下。 与此同时,据IMF统计,近5年世界经济增长的70%来自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其中BRICS占一半以上。新兴国家将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两大跨越,一是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二是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这些最新的变化因素将会有助于中国经济发展势头进一步增强。 朱宏任指出,当前工业化加速推进和工业实力稳步提升,为我国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面临的困难与矛盾也更加突出。从国际看,不稳定并确定性因素增多,而从国内看,经济运行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 朱宏任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总体上延续了去年复苏势头,主要经济体经济恢复增长,消费支出有所增加,市场信心继续改善,企业经营活动趋于活跃;新兴经济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但是,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一些国家财政赤字高企,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仍然没有消除;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剧,国际市场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通胀压力正在从新兴经济体扩大到发达经济体。 他指出,当前世界经济还没有走上正常增长的轨道。近期发生的西亚北非局势动荡、日本地震海啸和核辐射灾害,又给脆弱的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新的重大影响,这些重大突发事件,将拖累世界经济复苏,也给全球能源供应格局增加新的变数,并通过贸易、投资、产业等多种渠道对我国经济产生影响。 目前,国内物价上涨较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矛盾。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国能源、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向下游传导的压力加大,加上劳动工资持续上涨、利率上调等,不同程度地挤压了企业利润,影响正常生产经营。部分高耗能行业出现反弹,加剧资源供应压力。 部分高耗能行业出现反弹,加剧资源供应压力。一季度,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速由去年12月份的9.8%回升到12.2%,回升幅度明显快于整体工业;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13.4%,比去年12月份加快8.3个百分点,但部分地区电力供应仍呈紧张趋势。 企业融资环境趋紧。4月21日,人民银行宣布将一年期存贷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存款准备金已达到20.5%。一些企业反映,受信贷总量限制,续贷周期延长,融资成本和难度加大,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型企业融资环境本来就不宽松,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可能更加突出。 不过,朱宏任特别指出,在新变化和新挑战之中,也蕴含了新的发展机遇。如城镇化加速推进和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工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增长点;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朱宏任强调,面对当前的形势,运行监测协调部门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准备,坚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进一步巩固发展的好势头,推动工业实力再上新水平。 以高端制造为突破点大力推进转型升级 据了解, “十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6万亿元,累计比2005年增长73.3%。另据美国有关权威机构(HIS环球透视)研究显示,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比重已接近20%(19.8%),与美国 (19.4%)一起排在全球制造业大国前列。 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高端制造业发展滞后,许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我国制造业在全球分工中总体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资源消耗高、环境压力大,持续发展中瓶颈制约明显加大。 朱宏任指出,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一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4000美元,进入了从中等收入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迈进的重要阶段。 “十二五”时期,我国城镇化率将超过50%,城乡人口结构将发生转折性的变化。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为扩大内需、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提供强大引擎,将推动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二是传统增长方式面临新挑战。从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看,资源相对不足、环境容量有限,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约束强化,是新时期我国工业发展所面临和需要解决的最突出问题。 目前,我国原油、铁矿石、铝土矿、铜矿等重要能源资源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50%,整个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全社会的70%以上。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五年累计分别降低16%、17%和30%的目标,以及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约束指标,任务相当艰巨。 三是绿色低碳、创新发展成为引领未来发展新趋势。全球范围内,绿色经济、低碳技术等正在兴起,以信息技术和新能源革命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发展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力量,世界可能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时期。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掌握的关键和新技术和相关知识产权少,仍然是制约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的主要症结所在。 四是国际竞争格局呈现新变化。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和供需关系调整变化,一些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制造业 “空心化”问题,推行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实施扩大出口战略,对我们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继续发挥我国制造业比较优势形成新的竞争压力。 贸易保护形式不断翻新,一些发达国家利用在高端领域占据的优势,不仅对我进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转让的限制封锁,还提出将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实行碳标识,通过知识产权、标准、绿色、低碳等手段对我出口产品进行压制和围追堵截,增加我出口难度。 朱宏任指出,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发展以 “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为目标的现代产业体系,其核心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他指出,实现工业转型升级,就需要重视路径的选择和理念的创新,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新趋势,继续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以创新为驱动力,以打造高端制造业为突破口,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 朱宏任强调,高端制造业,从产业链来讲,处于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打造高端制造业,是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 朱宏任强调指出,从国际实践看,突破高端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瓶颈,是抢占国际竞争有利地位和带动经济转型的关键。 高度重视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 对于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朱宏任指出,工业和信息化系统需要加强认识并给予重视。为实现 “十二五”工业良好开局、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在当前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的情况下,要加强对经济运行热点难点问题的监测分析,准确把握运行态势,及时反映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变化。要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及对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密切关注西亚北非局势变化和日本地震灾害等世界经济和我国工业的影响,密切关注能源、资源、粮食、棉花等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产业上下游传导和影响,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工业平稳运行。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经济运行中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建议。 二是创新运行监测协调工作新思路,着力打造运行监测协调工作新环境。他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组建以来,高度重视运行监测协调工作,特别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强化运行监测和预测预警制度,建立了与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季度分析例会和与行业协会月度分析例会制度,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批示精神,建立了以工作日为时间单位的工业动态信息专报制度,及时向国务院领导和中办、国办反映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这些行之有效的制度必须坚持下去。 三是抓住实施 “十二五”规划新契机,推动工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十二五”工业转型升级规划、信息化规划、信息产业发展规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也即将陆续出台,与之相应还有一些行业规划、专题规划和区域规划将陆续发布。为此,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好这些规划,按照规划提出的目标和要求,以实施这些规划为契机,大力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四是切实加强工业综合协调和要素保障,提高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和协调性。据介绍,最近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呈现紧张趋势,上海、江苏、浙江等地重新实施错峰用电,北京、山东、河南、湖北、海南等省份上半年用电缺口较大,西北、西南地区铁路运力持续紧张。 对此,朱宏任指出,生产要素保障是各级工业运行监测协调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对当前煤、电供应趋紧问题要高度重视,不能有丝毫放松。要结合当地节能减排、淘汰落后指标任务完成情况,着力搞好资源的优化配置,进一步完善经济运行协调机制,加强上下游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协调配合,搞好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组织衔接,尽最大努力保证关系国计民生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重点需求。加强对日本强震影响的跟踪分析,研究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的进口及运输问题,组织企业研究替代产品,协调行业协会搭建平台,做好上下游沟通,稳定替代产品价格。 会议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通报了全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工信部中小企业司、规划司相关领导也作了发言。参会人员就当前各市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工作经验以及存在突出问题进行了分组交流讨论。会议通过了 《全国第四十次中心城市工业经济运行会议纪要》。(本报记者 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