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 地方篇 “五个中心”建设提升上海核心竞争力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也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3月28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持续推进 “五个中心”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持续推进 ‘五个中心’建设,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幅跃升。在国际经济中心方面,去年上海实现了4.72万亿元GDP总量,继续排在世界城市的前列。”龚正表示。 龚正表示,在国际金融中心方面,上海去年金融市场的交易总额再创新高,达到3300多万亿元。在国际贸易中心方面,去年上海口岸贸易额再创新高,达到了10.7万亿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3.6%,继续排在全球城市首位。在国际航运中心方面,去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再创新高,而且连续第14年领跑全世界,实现了4915.8万标准箱。 “在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方面,有三个数据令人鼓舞:第一个是全社会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4.4%,第二个是每万人口的高价值发明专利再创新高,达到50.2件,第三个是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一轮的科技创新集群排名当中,上海排名全球第五。”龚正表示。 “围绕提升国际地位和全球经济治理影响力,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上海将继续做大经济总量,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龚正表示,特别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培育,努力打造一批世界级的高端产业集群。 龚正表示,围绕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增强竞争力和影响力,加快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上海将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在增强安全可控能力的基础上,深入实施高水平金融对外开放。 围绕提升贸易枢纽功能,加快建设国际贸易中心。龚正表示,上海将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 “围绕提升航运资源全球配置能力,加快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将加快补齐高端航运服务等方面的短板,增强航运保险承保和服务能力,探索海事仲裁模式创新。同时,加快建设海港、空港、邮轮港和航运集疏运体系,大力推动航运智慧绿色转型。”龚正表示。 此外,围绕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和汽车这类传统产业,上海下一步要怎么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要怎样布局?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勇争先、走在前。”龚正表示,综合来看,上海有基础、有优势。上海科技综合实力强,已经集聚了国家实验室等一大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已建、在建和规划下一步要建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了20个。 “产业转型升级早。”龚正表示,上海已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2023年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提高到43.9%。 “高层次的人才数量多。”龚正表示,上海大力推进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集聚 “高精尖缺”人才。 龚正表示,下一步,上海将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把更多科技成果运用到具体的产业和产业链上,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重点是发挥好自身基础优势,从三个方面持续提升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和融合化发展水平。 一是推动 “2+2”,着力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地位。像汽车、钢铁、化工。现在一手抓“两业融合”,也就是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尤其是要继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手抓 “两个转型”,就是促进所有的产业,尤其是传统产业,要实现数字化转型和绿色低碳转型,通过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赋能传统产业,把传统产业打造成新质生产力。 二是壮大 “3+6”,着力打造新兴产业创新高地。“3”就是中央赋予上海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去年三大先导产业的规模已经达到1.6万亿元。上海要实施好新一轮的 “上海方案”,持续突破一批 “卡脖子”的关键环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6”是上海有特点、有基础的六大重点产业,要加快打造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先进材料和时尚消费品两个五千亿级的产业集群。 三是培育 “4+5”,着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高地。“4”是四大新赛道产业,主要是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和智能终端; “5”是五大未来产业方向,包括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还有未来材料,上海都制定了行动计划、行动方案,要继续加大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布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坚战,努力在若干细分领域率先确立产业发展优势。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龚正表示,当前,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加快从 “建框架”向 “强功能”迈进。上海将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的部署要求,着力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努力打造成为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引擎。 “上海要建强创新主体。上海集聚了超过80家 ‘国字头’的高端科研平台,还有一大批新型研发机构,超过2.4万家高新技术企业。”龚正表示,要大力支持这些创新主体加快发展,建好用好在沪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完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培育更多原创力强的科技领军企业,加快打造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 龚正表示,上海要强化创新突破。瞄准健康、智能、能源、材料等前沿新兴领域和重大方向,主动布局重大科技项目。基础研究是创新突破的源头活水,上海正在推进基础研究先行区建设。把人才的遴选、管理、跟踪、评价,交由战略科学家全面负责,就是把 “选人而非选项目”的方式作为主要方式,长周期稳定资助优秀科学家,开展高风险、高价值基础研究。 “上海要促进成果转化。重点是要解决好平台、资金、载体、服务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考虑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引导基金,加强各类政府引导基金统筹联动,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同时,还要打造一批高质量的孵化器,注重超前孵化、深度孵化,为科技企业成长提供全周期的优质服务。”龚正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