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链融链协同创新 打造纺织产业核心竞争力
■ 中国工业报 马 艳 受物流受阻、海外订单下滑、需求恢复缓慢、资金链吃紧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少纺织企业面临困境,如何 “突围”备受纺织企业关注。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长丝织造产业供应链大会上,中国长丝织造协会会长王加毅表示:“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市场中,仅凭单打独斗已经无法取得竞争优势,必须主动把自己融入到供应链中,成为链上一个不可替代的节点,培养链企叠加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产业协同带动全链价值提升 我国长丝织造产业是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纺织产业,产能和产品档次在国际市场屈指可数,是全球化纤长丝织物最大供应国。今年以来,长丝织造行业各主要经济指标仍在持续恢复中,加之原料、用工等成本上涨,利润空间明显被挤压,盈利能力仍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企业面临更多挑战,行业平稳运行仍有一定压力。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我国规上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5%,高于纺织全行业整体水平 (5.7%),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2%(纺织全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减少17%),利润率为2.9%,较上年同期提高0.28个百分点。 王加毅认为,长丝织造产业作为纺织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更应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打造优质的长丝织造产业供应链,共促双循环发展。“长丝织造企业应更加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升持续创新能力。本着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选择最佳合作伙伴,加强产业供应链协同,高效整合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加速适应市场变化,满足终端需求。在上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下,将长丝织造产业引入供应链协同创新的新时代,推动长丝织造产业向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 “纺织行业的供应链非常长,涉及的内容也非常广泛,但正因为如此,机会和突破点也会很多,产业协同带来的全链价值提升空间也非常大。”王加毅说,可通过选定中心企业、明确合作原则、主动融入双循环来实现供应链的协同,进而达到五方面成效:实现自我加压、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协作开发新产品,提升市场反应速度;开拓稳定的销售渠道,增强生产经营的计划性;有效控制库存,提高资金运行效率;通过强强联合,增强企业竞争力。 关注终端需求实现研发创新 一位来自浙江的参展商告诉中国工业报,他所在的企业是一家长丝织造企业,产品以出口为主,主要用于家纺等领域。受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企业承受着不小的压力,目前一直在寻找新的解决办法,现在也有了一些成效。 上述参展商表示:“在做产品研发时,我们会做大量的调研。在这些调研的群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下游终端客户。我们根据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来定向开发新产品,通过终端消费推动产品研发,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新品推广的成本,增加了一定的利润空间。” 上下游协同创新成为纺织企业 “破局”的一个新思路。劲霸男装 (上海)有限公司科创研究中心总监徐京云认为,流行趋势愈发多元、快反订单逐渐增多,需求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如何捕捉时代的消费需求,对于服装品牌和面料商而言首先要达成面料认知的 “语言”共识。服装设计师是相对感性的,服装品牌对面料认知的 “细分语言”能否给上游企业带给启迪和灵感,这是值得思考的。 “只有产品的人,终将被淘汰。关注用户的人,始终在迭代。”TEA.纺智汇创始人、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研究生导师潘申洪表示,未来专注做专精特色产品的企业比较有生命力,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需企划先行、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和把IP建设做好。 将绿色转型融入全产业链 江苏国望高科纤维有限公司品牌部部长朱剑飞认为,近年来新型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的原材料持续受到品牌的关注,这也成为企业发展的方向。 江苏芮邦科技有限公司就从原料和技术上发力。据介绍,该公司以废旧塑料瓶为原料生产高品质涤纶长丝,向客户提供全球认可并可追溯的各类再生纤维。今年年底可生产再生涤纶长丝50万吨,每年可以消耗掉300亿个回收PET瓶,生产的再生纤维可以制造20亿件衣服。 专家指出,除了在原料上使用绿色纤维,在生产过程中进行技术改造,要实现绿色发展还需要先进设备与数字技术的支撑。卡奥斯COSMOPlat是海尔集团基于 “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和 “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打造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而海织云是卡奥斯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据海织云物联科技 (青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子君介绍,在纺织服装领域,海织云工业互联网云平台覆盖纺丝、织染、服装、新零售等纺织服装全产业链,从用户需求出发,运用5G、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在化纤长丝领域,通过飘丝飘杂AI检测,攻克行业传统难题,解决人工检测成本高、易产生漏检误检、成品优品率波动大等问题。在织造环节,实现技术中心、生产计划、数据采集及统计的多点织造信息化管理,并进行设备物联。在智能验布环节,实现从数据层到决策层的信息链接,助力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高效协同,推动行业的 “智造”变革。 为了实现绿色转型,企业进行了多种路径的探索。而在朱剑飞看来,未来绿色纺织品的研发及生产基本条件将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一是绿色材料的置换;二是使用更节能减排的生产工艺技术;三是在现有产品的工艺基础上,加入易回收、易修补、易打理、简约设计等绿色产品设计理念;四是要求其整个供应链上的厂商使用100%绿色能源;五是逐步采用互联网智能化供应链系统管理,提高供货及生产效率及提高产品追溯性;六是实现从纺织品到纺织品的循环再生,创建纺织品回收标准,建立智能分拣工厂,升级再生制造工艺。 责任编辑:胡明旺 版式设计:杜春芳 审读:丁琳 新闻热线: (010)67410611 传真: (010)68349196 E-mail:cin1346@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