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
在日前举行的生态环境部1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全国碳市场于今年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截至12月22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4亿吨,累计成交额58.02亿元人民币。 刘友宾表示,全国碳市场启动上线交易以来,整体运行平稳,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作为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政策工具的作用得以初步显现。 据了解,为推动温室气体减排,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生态环境部今年1月公布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2021年1月1日,中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启动,首个周期截至12月31日,涉及2000余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 刘友宾表示,截至12月22日,共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162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成交数据显示,截至12月22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40353836吨,累计成交额5802116377.62元人民币。 “我们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在发电行业碳市场运行良好的基础上,逐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的行业范围,通过碳市场等重要政策工具和手段,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刘友宾表示。 (曹雅丽) 应急管理部危化品第二次专项督查完成 近日,为精准防控危化品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应急管理部派出15个工作组,深入27个省份开展督导核查。首次组织以省际交叉互检形式,督导核查了56个设区市、179家企业,共发现问题隐患2588项,其中重大隐患111项,督促地方责令停产整改13家。至此,危化品重大危险源企业2021年第二次专项检查督导工作全面完成。 前期,按照应急管理部工作部署,全国应急管理部门和消防救援机构通力协作,通过企业自查、市级交叉检查、省级抽查,对7000余家企业的2.3万余个重大危险源实现全覆盖,共发现问题隐患16.9万余项。其中,重大隐患1800余项,对推动加强岁末年初危化品安全生产、遏制重特大事故发挥了积极有力作用。 下一步,应急管理部将向各地通报此次专项检查督导工作情况,宣传典型做法,指出突出问题,推进问题整改,督促各地严格执法,确保形成工作闭环。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推动构建重大危险源常态化安全管控制度体系,为全国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提供保障支撑。 (邹 洁) 江苏省:统筹推进晶硅光伏产业链 江苏省晶硅光伏产业强链专班日前在南京召开2021年度工作总结会,强调着力实现 “双碳”目标任务,控制高耗产能,强化工作支撑,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构建高效配套的区域产业集群,统筹推进明年晶硅光伏产业强链工作。 近年来,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探索完善省领导挂钩联系优势产业链的长效机制,组建产业强链工作专班,多措并举打通晶硅光伏产业链 “堵点” “难点”,积极融入 “双循环”发展格局,努力打造晶硅光伏全产业链,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按照 “八个一”强链思路,全面梳理全省晶硅光伏产业链龙头企业,基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标志产品等,研究绘制产业链上中下游图谱,编制 “五图六清单”,建立骨干企业库培育 “链主”企业,研究形成 《江苏光伏发展研究报告》,推进产业链卓越提升。 为集成项目资源补链强链,保障提升重点产业链稳定性,江苏省加快光伏行业优质项目建设。天合光能宿迁经开区10GW太阳能电池项目、江苏中能硅业扩产5.4万吨颗粒硅项目、阿特斯 (大丰)年产6GW光伏电池组件等项目均顺利实现投产。 同时,聚力攻坚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多晶硅提纯领域,多晶硅冷氢化生产综合电耗已降至每公斤66.5千瓦时,单炉致密料占比提升70%~80%。江苏中能硅业持续优化 “硅烷流化床法工艺技术”,颗粒硅产能迈入万吨规模;协鑫集团、阿特斯阳光电力共同研发的连续直拉单晶技术获得突破,逐步实现拉晶技术替代。 (夏旭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