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
■ 徐 斌 12月18日,首届淮南转型发展大会举行。大会主题为 “一体化、高质量”。安徽淮南市委书记任泽锋表示,近年来,淮南全面落实 “六稳” “六保”任务,干成了一批加快转型、助推发展的大事,化解了一批社会关注、历史遗留的难题,建成了一批夯实基础、有利长远的项目,特别是随着 “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的深入开展、 “五大攻坚行动”的深入实施,全市上下人心思干、人心思进的氛围更加浓厚,重塑环境、重振雄风的愿望更加迫切,正在走出经济低迷的困境,正在进入触底回升的阶段,正在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扬长补短 晋级进位 任泽锋说,如今的淮南,拥有多重叠加的政策红利、极为明显的资源优势、系统完备的产业基础、颇为丰富的科教资源、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各种优势机遇交汇叠加,各种有利因素加速集聚,正酝酿着从 “量的积累”向 “质的飞跃”精彩蝶变。 “十四五”期间,淮南将以走出一条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为目标,以“扬长补短、晋级进位”为导向,以 “双招双引”、项目建设为抓手,以实施产业转型、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生态修复、社会治理 “五大攻坚行动”为突破,加快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 会上,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与安徽省淮南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淮南·闵行科创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北京师范大学与淮南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基础教育合作框架协议;淮南高新区管委会与深圳市商用显示系统产业促进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大通区人民政府与安徽海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 大会还推介了57个项目包,总投资3837.3亿元,涵盖 “四化同步”和 “五大攻坚”等领域。集中签约了62个项目,投资总额536.07亿元,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绿色食品、文旅等多个产业。 由资源型向产业型转变 近年来,淮南市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行 “四个转变”,已经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由资源型向产业型转变。淮南盛产煤炭,是我国六大煤电基地之一。近年来,淮南市逐步实行由资源型向产业型转变,实施煤炭深加工。中安联合的建成投产和平稳运行,蹚出了一条利用高灰分、高灰熔点的淮南煤发展煤化工的新路子,改写了淮南煤只能作为单一燃料煤的历史,填补了安徽省内大型聚烯烃企业的空白,带动了华东地区煤化工产业链的延伸,实现了煤化工高盐废水零排放的革命性突破,推动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以及地方经济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在发展煤电化的同时,发展装备、汽车、医药化工等重要产业,淮南已成为拥有多个产业,体系比较完整的工业城市。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740家,居全省第二位。 二是由传统产业向新型产业转变。过去,淮南市以传统产业发展为主,现在,按照新格局要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新型显示、5G通信、电视屏板等等。阿里巴巴云上数字经济产业园于今年6月在淮南高新区双创中心成立区域总部,已引进40余家电子商务类企业入驻云上。预计五年内将线上引进5000家以上电子商务、互联网、科技等经营主体,年营业额达10亿元以上。新材料产业领域,总投资20亿元的年产30万吨多元醇及碳酸丙烯酯项目备受瞩目。项目建设30万吨/年聚碳酸酯聚醚多元醇及碳酸丙烯酯。一期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约15亿元,年均利润总额2.5亿元;二期建成达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约60亿元,年均利润总额7亿元。转型发展大会当天即12月18日,淮南市高新区新型显示产业园投用仪式举行,一批新型显示产业项目签订投入使用。 三是由中低档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凯盛重工有限公司生产的煤矿掘进机已实行智能化,操作人员运用计算机可远程操作。该公司研制的大型盾构机,填补安徽空白,是典型的 “大国重器”。安徽唐兴机械装备有限公司生产的非开控顶管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非常适用城镇地下管道开掘,产品投放市场后畅销不衰。淮南陕汽生产的重型汽车填补淮南汽车工业空白,成为安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是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型。淮南市利用大学居多、科技人员雄厚的优势,建立科技平台、研发机构,国家科研平台8家,居全省第五位,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40多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开展咨询服务,促进了产业特别是新型工业发展。许多企业也着力做好产前、售后服务,更加赢得了用户,开拓了市场。 为实施转型升级,淮南市首先转变观念,坚持思想先行。市里开展 “高质量发展,我们怎么干”大讨论,开展 “五破五立”,即:破除对大煤大电的依赖心理,树立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发展意识;破除对中心城市虹吸的埋怨情绪,树立主动融入合肥都市圈的合作意识;破除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上交的畏难心理,树立敢于动真碰硬的攻坚意识;破除敷衍应对、庸政懒政的消极心态,树立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破除自甘平庸、不思进取的惰性思维,树立奋发有为的进取意识。开展争创 “四个一流”:树一流意识,推动思想大解放,营造奋力争先的浓厚氛围;创一流环境,推动服务大提升,打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建一流队伍,推动作风大转变,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争一流业绩,推动发展大突破,在全省发展方阵中往前走、上台阶、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