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知识产权局:多举措助力新兴领域发展
■ 中国工业报 马 艳 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近日印发的 《“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有关情况。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 《规划》明确提出,“十四五”期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件、海外发明专利授权量达到9万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登记金额达到3200亿元、知识产权使用费年进出口总额达到3500亿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版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到82分、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达到85%等八项预期性指标,确保知识产权强国建设阶段性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申长雨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按照 “十四五”规划部署,深入开展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研究与实践,多举措助力新兴领域发展。 近年来,新技术、新产品、新经济等越来越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点,全球数字化程度逐渐加深,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新冠疫情虽然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但疫情反而促使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并有望再度成为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复苏的引擎。预测显示,到2023年数字经济产值将占到全球GDP的62%,全球将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指出,2020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长速度。 申长雨介绍, 《规划》设立了15个专项工程。包括:围绕 “加强保护”,提出了商业秘密保护、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建设、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建设、地理标志保护、一流专利商标审查机构建设等6个专项工程;围绕 “提高转移转化效能”,提出了专利导航、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商标品牌建设、版权创新发展、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等5个专项工程;围绕 “构建服务体系”,提出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工程;围绕 “推进国际合作”,提出了 “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两个专项工程;围绕 “人才和文化建设”,提出了知识产权普及教育工程。 如何加强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申长雨表示,将重点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发挥专利审查向前激励创新、向后促进运用的“双向传导”功能,完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规则。二是推进实施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工程,探索开展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立法研究,加快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三是要加强互联网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四是推动相关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支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挥主平台作用,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知识产权规则制定。 “建设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部署的重点工作。”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司长张志成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商标法修改完善,积极推进地理标志专门立法,探索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加大电商、展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抢注等行为,做好源头保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