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东锦肥业:突破技术难题 绿色新材应运而生
■ 中国工业报 贾支渝 通讯员 李俊杰 山西东锦肥业有限公司是山西交城支柱产业之一,在多年的发展中,始终立足 “三农”,精心“育肥”。在转型发展的进程中,以科技为支撑,坚持创新,不断突破发展瓶颈,彰显了新时代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硝酸镁是作物吸收镁元素最好的肥料品种,因其全水溶、吸收快、无激素等优点,在化肥产品体系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产品结块、澄清度不达标等质量问题。东锦肥业独有的发明专利——一种球状硝酸镁及其高塔造粒方法的问世,成功破解了这一难题。 东锦肥业投资5.16亿元,历时2年,突破5道技术难题,配套有高新技术的86万吨绿色新材料项目应运而生。东锦肥业副总经理闫先龙表示,86万吨绿色新材料项目一期工程中的年产15万吨造粒硝酸镁车间,首次使用单套设备智能连续生产线,吨产品能耗较以往生产线降低达50%,且通过循环水反渗透技术的运用,实现废水全部回用,生产成本的降低使得东锦肥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 随着一期工程的投产运营,二期工程也已进入规划建设阶段,项目全部投产后,东锦肥业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硝基水溶肥和硝酸盐生产企业,年产值可达20亿元,年利润达2亿元。 年产86万吨绿色新材料项目的落地投产,不仅带来更多竞争力强的高端化工产品,还为交城县产业结构调整、产业链延伸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交城撬起转型发展的新支点。 坐拥区位优势和广阔腹地,抢抓转型发展战略机遇。对东锦肥业而言,面对挑战,他们勇于担当,敢于突破。立足 “三农”,精心 “育肥”承载着企业的希冀,也是东锦肥业上下一班人多年梦寐以求的向往。如今,在转型发展的进程中,这个愿望正一步步实现。 吉林石化:能耗双控“落地开花” ■ 张晓君 许天博 10月8日,吉林石化节能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实现节电4000万度;比去年同期减少用汽111万吨;减少用水590万立方米。这是吉林石化公司在 “能耗双控,积少致巨”攻坚战中取得的亮眼成绩。 为了揪出煤气和用电 “能耗老虎”,吉林石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采用优胜劣汰的举措,让能耗双控的战略目标落地开花。年初以来,公司累计停运了32台低负荷变压器,节电效果十分明显。吉林石化还根据季节情况,及时停运1314条电伴热,合理控制101769照明、1479台空调、428台暖风机的使用,实现节电420万度。 吉林石化利用技术攻关,密切跟踪燃动、辅料等重点难点费用,紧紧牵牢能耗 “牛鼻子”。通过采取技术攻关等举措,164项重点指标中有128项明显改善;全区水电汽用量同比分别下降8.3%、3.4%和4.6%,氮气/小时产出量比攻关前降低2.2%,总加工成本同比降幅8%。 炼油厂强化 “燃料型”向 “化工型”转型升级,上下联动完成两套常压、加氢裂化、一柴油加氢及芳烃等装置技术攻关,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加工负荷进而摊薄生产成本。 电石厂对电解槽实施技术改造,使装置折百烧碱交流电耗下降至2131千瓦时/吨,低于2252.2千瓦时/吨的行业平均水平,年可节约电费200余万元。 吉林石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排查高能耗瓶颈和短板,通过加氢裂化装置F1101炉墙和炉管进行喷涂,运行后节约燃料气消耗60立方米/小时;延迟焦化装置通过技术攻关,节约燃料气消耗20立方米/小时。 丙烯腈厂经过一系列优化调整后,装置每生产一吨丙烯腈,丙烯消耗降低了55千克,按照每吨丙烯6500元计算,仅此一项每月将节约成本264万元。 “我们通过对标设计指标、精心优化工艺参数,丁醇日产提高250吨,丙烯消耗下降60千克/吨。”化肥厂技术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吉林石化检测中心在供暖期即将到来之际,对公司70套装置生产用2048台蒸汽疏水器开展节能监测,对不合格的果断淘汰更新,切实做到从节汽源头堵住效益流失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