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 看点 山西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24.9%
山西省统计局消息,今年以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呈现 “投资快速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的运行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上半年,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8.2%,两年平均增速13.2%,投资增速在全国排第6位。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和主体,制造业投资对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具有关键性带动作用。全省制造业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43.8%,31个大类行业中,有26个行业投资同比增长。提升、加快重大交通水利工程进度,基础设施投资持续恢复。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4.9%,增速连续5个月保持在20%以上。 (陈淑华) 青岛打造海工装备产业新高地 近日,胶东经济圈海洋工程装备研讨会在青岛召开。笔者获悉,青岛多个平台和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助力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突破性发展。 青岛海洋院所集中、海洋人才集聚,侧重基础研究,海洋工程技术是短板。为此,青岛与清华大学、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三方共建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 (青岛) (以下简称海工院),从而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据介绍,海工院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海洋工程产业发展基金,聚焦 “新海工产业、海工高端人才和海工高端装备”三个短板,着力打造海工装备孵化平台和产业集聚区。依托海工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形成海洋工程能力,从而实现海洋科技创新和海洋工程 “一体两翼”的匹配呼应,形成经略海洋的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围绕深远海资源开发利用、陆地空天技术下海等前沿领域,海工院已在青岛成立蓝海(青岛)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青岛大网渔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青岛芯康检验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产业化公司, “深海装备新能源动力系统” “能源岛制氢”等3个项目正在申报省级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其中,海工院研发的新能源系统突破了锂电池时间短、寿命短等难题,样机已试验成功。 科学认知是开展海洋利用与保护的基础,向深海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海洋环境,对技术、装备及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青岛正加快推进多个平台和项目,不断提高海洋工程化水平。 山东省海洋科学研究院近日成立了海洋装备研究所,主要承担海洋运输、资源开发、环境监测、安全维护等海洋装备与渔业设施研发、应用等工作。 据海洋装备研究所负责人王继业介绍,该所将开展防腐防污材料、环境污染处理材料研发,开展海洋装备动力保障、信息通讯与探测等技术研究,开展环境调控、实时监测与自动控制等设备研发,推动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海洋强国,发展蓝色经济需要海工装备支撑,而检验检测对发展海工装备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青岛海检集团拥有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海洋水下设备试验与检测技术国家工程试验室、国家海洋设备重大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平台等三个国家级平台,在海工装备检测领域实力雄厚。 (张奇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