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 经晓萃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正面临深刻复杂变化。”赛迪顾问相关负责人对中国工业报这样描述。
的确,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但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 “十四五”时期的主旋律。在深刻复杂变化的环境下,如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县域亟待破解的难题。
日前,由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编制的 《2021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 (以下简称“研究”)正式发布。
百强县作为县域经济的排头兵,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领航员”、县域社会治理水平提升的 “探路者”、县域营商环境优化的“试验田”、区域协同发展的 “加速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深耕县域研究领域十余年,自2016年起连续发布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研究成果,力求借力县域经济百强标杆,引导中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大新发展特点
研究发现,2016~2019年,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很大变化。从区域格局看,我国县域经济分布失衡问题持续存在,东部地区县域恒强,在经济体量、财政实力、质量效益等维度领先其他区域县域;中西部地区县域逐步崛起;东北地区县域整体实力较弱。
据了解,2021年赛迪百强县区域分布不均,东部优势明显。中国县域经济的区域发展极不平衡,百强县东部地区占65席,中部地区占22席、西部地区占10席,东北地区占3席。与2020年相比,东部地区席位减少2席,西部地区增加2席,中部及东北地区保持不变。在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独占一半,并包揽前3位。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三省表现抢眼,分别占25席、18席和13席。
百强县近三年来区域分布格局变化较小。东部地区入榜县域数量达到65个,仍以绝对优势抢占鳌头,但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中部地区县域上榜数量维持22个,但总体看年均有所增长,上涨势头较强;东北地区趋于平稳,上榜百强县的县域数量保持3个;西部地区波动中保持增长,2021年新增2个。
百强县规模实力突出, “千亿县”达到38个。2020年,百强县中GDP突破千亿级别的县域达到38个,较上年增加5个。 “千亿县”中,江苏省共斩获16个席位,占比42.1%,浙江省跟随其后,获得9个席位,福建省4个席位,其余省数量均不超过3个。
百强县发展水平较高,可与 “粤苏浙鲁”并肩。与部分经济大省相比,2020年,百强县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略低于广东省和江苏省,高于浙江省和山东省,彰显出百强县强劲的经济实力与较高的发展水平;而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仅高于山东省,远低于广东省,略低于江苏省和浙江省,另一方面,百强县进出口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低于广东省和江苏省,高于浙江省和山东省,彰显出百强县强劲的外贸能力和居民消费能力。
百强县投资拉动增长显著,工业支撑经济发展。2020年,百强县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速平均水平为3.9%,高于全国水平2.7%。与经济强省比,百强县高于江苏省、山东省,但低于广东省和浙江省。但不可忽视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对于整体县域来说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重要的力量。2020年,百强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及第二产业占比都超过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百强县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过广东省,略低于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
百强县富民与强县并举,城乡走向共同富裕。2020年,百强县人均GDP达到11.2万元,百强县人均GDP已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2020年,百强县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全国分别高出25.8%、13.9%、60.3%,充分体现了百强县对于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所做出的努力与成效。2020年,百强县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城镇居民比重远高于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和山东省,表明百强县城乡人均收入相对均衡。
新趋势特征鲜明
研究显示, “十四五”时期,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呈现六大特征趋势:一是县域经济发展定位从国际大循环 “供给泵”向双循环末端“压舱石”加速转变;二是县域经济发展主体从产业配套的承载地向工业经济的主阵地加速转变;三是县域经济发展空间从城乡二元发展模式向城乡深度融合发展加速转变;四是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从孤立封闭发展向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加速转变;五是县域经济发展任务从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加速转变;六是县域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环境粗放消耗向可持续的绿色县域加速转变。
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从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发展四大维度构建了包含24个三级指标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对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解析。
研究认为,面对 “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机遇,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深入构建两大体系、树立三大新县域观、激活四大动力、搭建五个平台。
其中构建两大体系就包括,构建先进制造产业体系,承接中心城制造转移,培育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构建新型城乡功能体系,加快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建设一批重大城市功能平台,提升县城综合服务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