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 视点 新能源汽车产业将继续乘风破浪
■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安铁成 编者按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会议要求: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近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编著的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2021)年》正式发布,其中专家视点篇,围绕产业形势、技术发展、政策走向以及2020年行业热点问题等几个方面共收录了多位专家的精彩评述。从本期开始,中国工业报将陆续发布各位专家的宝贵观点,供读者更快了解产业发展。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一是市场呈现逆势增长,产销规模全球第一。年初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下滑,但随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和经济环境的持续向好,我国新能源汽车月销量已于7月开始实现同比正增长,下半年以来月度销量更是多次刷新历史纪录,累计销量也于11月实现同比正增长,全年累计销量达136.7万辆,呈逆势增长态势,产销规模仍稳居世界首位。此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也不断优化。主要消费区域由限购城市向非限购城市转变,消费主体由公共领域向私人购买转变,产业发展逐步走向 “政策+市场”双驱动的发展轨道。 二是产品品质全面提升,品牌培育初见成效。随着产业链、供应链的逐步成熟,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品质全面提升,产品款型日益丰富,品牌培育初见成效,已基本满足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以比亚迪汉、蔚来ES6/ES8等为代表的多款高品质明星车型市场表现优异,有效提升了新能源汽车整体形象。以宏光MINIEV为代表的高性价比产品,以其精准市场定位和极具竞争力的售价,快速打开了城市通勤代步和农村市场的新需求。以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成功塑造了专注用户体验、极致科技创新的鲜明品牌形象,填补了我国新能源汽车高端产品的空白。 三是利好政策频发,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完善。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央与地方密集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宏观层面,先后发布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和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年)》,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坚定行业发展信心。稳供给方面,明确2021到2023年积分比例要求,稳定未来三年市场供给。促消费方面,从延长补贴和车辆购置税免征年限、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和公共领域电动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挖掘消费潜力。 2021年将是生机勃发的一年 一是市场表现将乘风破浪,产销规模再上新高。随着疫情可控、政策可期、产品发力等多重向好因素的不断聚集,新能源汽车2020年下半年的市场表现已经远超预期。未来随着经济环境的持续回升,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进一步丰富,新能源汽车下乡、公共领域电动化等政策的落实开展,以及补贴和购置税免征政策撬动效应的持续显现,预计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将再上新高。 二是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智能化成为新阶段竞争核心。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经由以电动化为核心的初期阶段进入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中高级阶段,产业竞争也重点向智能化、网联化、数字化领域聚焦。因此,除传统 “三电”之外,搭载先进电子电气架构、高算力芯片、车载操作系统等相关核心技术和产品的下一代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新阶段产业竞争的新高地。 三是融合创新成为产业新特征,将为产业发展持续赋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下,新能源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融合创新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特征。这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品由单纯的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进而推动汽车产业生态由传统的以整车企业为主体的 “链式关系”向以生态主导型企业为核心的 “网状生态”转变,从而带来整个价值链、创新链的转移,持续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赋能。 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落实2035规划和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在疫情冲击产业发展之时,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年)》和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出台,不仅指明了产业发展方向,也坚定了行业发展信心。下一阶段,应尽快出台2035规划和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顶层规划中涉及的创新工程和具体政策措施等内容,变宏观指导为微观支持,切实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是深化行业管理,以包容审慎监管助力 “三新”发展。在产业变革形势下, “代工”生产、车电分离、OTA、智慧出行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集中涌现,无一不在考验着现行的产业管理机制。下一阶段,建议在保障产业安全的基础上,实施包容审慎监管,以豁免机制等形式破除不利于创新发展的 “拦路虎”,以适应产业持续创新的需要,鼓励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三是坚持创新驱动,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融合创新提高发展效益。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行业企业应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动摇,加强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相关技术创新,持续推动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提升;深入探索研发、生产、营销、出行、金融等环节的模式创新,推动价值链向智能制造、多元化营销、服务体验等方面延伸;强化融合创新理念,紧密围绕下一代新能源汽车,深化跨行业跨领域合作,扩大 “朋友圈”,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发展效率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