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搜索 山东上半年天然气供应同比增长15%
■ 中国工业报 陈丙会 中国工业报从山东省能源局获悉,截至6月底,山东天然气供气量达113亿立方米,完成年度预期目标51.4%,同比增长15%。其中,1至6月份供气量较去年同期均保持增长态势,月平均增长率15.3%,预计2021年全省全年天然气供应量将达到220亿立方米。 “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关系着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总体来看,今年全省天然气资源供应比较充足,供需平衡情况总体好于往年。”据山东省能源局石油天然气处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山东省能源主管部门把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突出位置,坚持底线思维,压实各方责任,做好各项准备,全力以赴做好全省天然气保供稳价工作。 统筹谋划,确保供应稳定。在供应体系上,立足山东实际,科学筹划布局,构建形成省内自产气、海上气田气、陆上管道气、进口LNG等多渠道、多元化供气体系,供应量逐年保持稳定增加。其中,2020年全省天然气供应量达21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3%,创历史新高。在基础设施上,扎实推进管网建设,全省长输管道总里程达6730公里,管网密度位居全国前列,实现天然气管道 “县县通”;大力提升LNG接收站中转效率,已建、在建LNG接收站规模达2100万吨;加速储气能力建设,政府3天应急储气能力高达1.98亿立方米;扎实推进渤中油气陆上终端一期项目开工建设。在挖掘内潜上,以胜利油田为主,鼓励引导油气勘探开发企业持续加大投资建设力度,保证全省天然气年产量保持稳定在5亿立方米左右。同时,强化勘探开发,持续推进“增储上产”,今年上半年,全省天然气产量达2.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 综合施策,确保供需平衡。在沟通协调上,强化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工作对接,深挖现有合同资源,减少山东市场压减量,新增气源优先保供山东。协调国家管网,增加资源串换 “南气北上”气量,合理调整管道输送压力,确保日指定量足额提取。启动 “压非保民”应急预案,坚持 “保民生、保公服、保重点”,动态调整调峰用户清单,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在市场推动上,发挥省级储备基地作用,督促华胜能源、金鲁班、恒伟化工、东明石化、山东钢铁等储备基地增储商业天然气量;发挥LNG储气调峰作用,加大LNG接收站接卸力度,增加中石化青岛LNG接收站进口LNG计划;结合全省供需实际,指导储备基地将储备气量有序投放市场,确保山东市场供需平衡。 强化监管,确保安全稳定。深入开展全省油气管道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行动,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大整改投入、完善闭环管理、提升技防水平,保证管道本质安全。制订年度油气管道保护检查计划,严格落实 “一月一小查,一季一大查,半年一演练、一年一总结”制度,建立整改工作台账,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隐患彻底整改。加强汛期应急值守和信息报告,健全应急联动和响应机制,适时组织应急演练,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据悉,山东将依托沿海LNG接收站和省级天然气储备基地,以改革保供应、安全保供应、增储保供应 “三大行动”为主基调,大力推进省内天然气 “增储上产”、渤海海气登陆、省外管道气增供、海外LNG资源引入,持续加强管道监测维护,提高输送效率和输送能力,全面提升山东省天然气储备水平。 合肥市工业快速增长效益攀升 ■ 徐 斌 龙 辉 今年以来,安徽省合肥市委市政府和市经信局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了快速发展。6月份,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7.2%,高于全国、全省8.9和8.0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29.5%,高于全国、全省13.6和12.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一位,占全省比重为19.8%,较1~5月提升0.1个百分点。剔除基数影响看,同2019年上半年相比增长31.1%,两年平均增速14.5%。 开局良好,稳步增长,今年初,合肥市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高开局、稳迈步的态势。数据显示,全市规上工业在1~2月份59.6%的超高增速开局下,二季度月度增加值增速均在17%以上,月度增加值总量占全省比重始终保持在19.6%左右。全市工业横向位次稳居前列,连续6个月累计增速居全省第1位、长三角主要城市第2位 (5月份第1位)、省会城市第2位。 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凸显。从制造向创造转变、从速度向质量转变,是近年来合肥市工业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呈现的显著变化,这一转变在今年上半年的工业运行中进一步凸显。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40.8%,高于全市工业11.3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贡献率达68.5%。战新产业占全市工业比重持续攀升,由1~2月份的48.9%提升至53.8%。生物、新能源汽车、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产业累计产值分别增长143.1%、54.0%、41.4%和39.4%。 投资加大,后劲增强。透视上半年工业运行数据,还能捕捉到工业产业体系韧性彰显、内需市场潜力激发等信号,支撑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从工业投资看,连续两个月突破百亿元,在58个开工纳统亿元项目拉动下,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11.7%,较1~5月加快3个百分点,呈持续回升态势。其中技改投资增长27.9%,高于全省8.5个百分点。 效益提高,利税增加。上半年,全市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9.1%,均高于全国、全省1.5个百分点。税收方面,上半年,全市工业实现税收同比增长25.9%,占全市税收比重达19.6%,较一季度提升0.8个百分点。1~5月,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8.7亿元,同比增长1.8倍。其中,制造业企业实现利润202.9亿元,同比增长2倍。营业收入利润率5.9%,高于一季度1.3个百分点,创近年来新高;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费用分别为84.24元、9.5元,均创近年来新低,企业盈利空间显著提升。全市重点企业中,37户企业实现利润160.7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比重达7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