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信息 芯片巨头紫光集团破产重整
■ 中国工业报 余 娜 7月9日,芯片巨头紫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紫光集团”)发布公告称,债券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已向法院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公告显示,7月8日,债券人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 紫光集团前身为清华紫光 (集团)总公司,成立于1988年,是校办高科技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中国大型综合性集成电路领军企业、全球第三大手机芯片设计企业和领先的全产业链云网设备和服务企业。作为定位于 “世界级 ‘从芯到云’的高科技产业集团”,紫光集团打造出极具特色的芯片产业集群 (包括紫光展锐、长江存储、紫光国微)和云网产业集群 (以紫光股份,及旗下新华三集团、紫光云、和紫光华智为代表)。截至2018年底,紫光集团在全球拥有4万名以上员工,总资产约为人民币2700亿元。 紫光集团旗下设多家核心子公司,包括已在国内证券交易所上市的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紫光股份”)和紫光国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紫光国微”)。近年来,紫光集团斥资千亿,陆续收购了展讯通信、锐迪科微电子和新华三等企业,在重资产的半导体等领域大手笔布局。2013年,紫光集团收购美国上市公司展讯通信,强势进军集成电路芯片产业;2014,紫光集团收购美国上市公司锐迪科微电子,拓展物联网芯片市场;2015年,紫光集团下属子公司紫光股份收购中国网络设备及存储器、服务器巨头 “新华三”51%的股权。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大举并购、重金建厂,对紫光集团如今的业务版图功不可没,但激进扩张背后过度依靠债券融资也为其如今的债券违约埋下隐患。动用大量资产收购,或导致企业累计负债规模过大,融资结构失衡,风险暗藏。 2020年下半年,紫光集团旗下多只债券出现违约,陷入债务风险。6月30日的公告显示,紫光集团正面临境内外多只债券违约。截至2021年4月26日,紫光集团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债务的累计金额为人民币70.18亿元,紫光集团全资子公司紫光通信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债务的累计金额为人民币10.63亿元,紫光集团全资子公司紫光国际控股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美元债本息合计4.6亿美元,紫光集团全资子公司紫光芯盛负有清偿义务的已到期美元债本息合计10.99亿美元。 截至2020年6月,紫光集团总负债规模达到2029.38亿元,相比2012年底的46.47亿元暴涨了近44倍。其中流动负债为1192.11亿元,仅短期借款和一年以内到期非流动负债,两个短期负债科目金额合计就达794.2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紫光集团尚未披露2020年年报。根据其2019年报,截至2019年底,紫光集团资产总计2977.62亿元,负债合计2187.47亿元。2019年集团总营收769.3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4.30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3.46%。 紫光集团此番债务和重整危机,或将影响旗下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 7月9日晚间,紫光集团旗下A股上市公司紫光国微、紫光股份均发布公告称,间接控股股东紫光集团被申请重整,如进入重整程序,重整方案将可能对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等产生影响。截至公告日,紫光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西藏紫光春华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紫光国微32.39%的股份,而紫光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西藏紫光通信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紫光股份46.45%的股份。 资料显示,紫光国微是紫光集团旗下半导体上市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集成电路设计上市公司之一,以智能安全芯片、特种集成电路为两大主业,同时布局半导体功率器件和石英晶体频率器件领域。紫光股份是云计算龙头企业之一,2009年以来,公司业绩已连续12年保持增长。2020年,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以24.5%的市场份额居服务器虚拟化市场国产第一。 二级市场上,两家子公司似乎尚未受到紫光集团即将破产重整的消息影响。7月7日,紫光国微股价创历史新高,公司总市值突破千亿。7月12日早盘,紫光股份大涨7.52%,报24.74元,成交额148824万元。 截至发稿前,紫光国微、紫光股份、学大教育等紫光集团核心子公司,均发表公告称“紫光集团被债权人申请重整未对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造成直接影响,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正常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