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组织开展工业节能诊断服务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开展2021年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将针对企业主要工序工艺、重点用能系统、关键技术装备、能源管理体系等方面,遵循企业自愿的原则,由各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组织节能诊断服务机构开展系统性节能诊断,全面分析节能潜力,提出节能改造建议,促进企业节能降耗、降本增效。主要包括重点行业节能诊断、中小企业节能诊断、重点用能设备节能诊断、区域集中式节能诊断、诊断跟踪服务等五个方面工作内容。 在重点行业节能诊断方面,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以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上的工业企业为重点,结合节能监察、能源审计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全面实施节能诊断。 在中小企业节能诊断方面,以年综合能源消费量5000吨标准煤以下、能源管理基础相对薄弱的中小型工业企业为重点,深入开展节能诊断。 在重点用能设备节能诊断方面,针对变压器、电机、风机、空压机、泵、锅炉窑炉等重点用能设备,评估设备能效水平和实际运行情况,分析先进节能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潜力,开展专项节能诊断。 在区域集中式节能诊断方面,鼓励在工业园区、产业聚集区实施区域内企业全覆盖节能诊断,探索集中化、批量化、系统化节能诊断服务新模式。 (龚 兴) 生态环境部:拟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 5月26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拟于今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 2020年年底,生态环境部以部门规章形式出台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 (试行)》,规定了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市场参与主体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全国碳市场运行的关键环节和工作要求。同时,生态环境部还印发了 《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 (发电行业)》,公布包括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在内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 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又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市场管理规则文件,并组织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配额核定等工作。近期,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已通过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基本完成配额预分配工作。 “生态环境部已组织有关单位完成上线交易模拟测试和真实资金测试,正在组织开展上线交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拟于今年6月底前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刘友宾表示。 据刘友宾介绍,我国碳市场覆盖排放量超过40亿吨,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2011年以来,我国在7个省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截至今年3月,共覆盖20多个行业,近3000家重点排放企业,累计覆盖4.4亿吨碳排放量,累计成交金额约104.7亿元。 (邓子健) 国家文物局:2035年我国将成世界博物馆强国 5月25日,国新办举行博物馆改革发展《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指出,如何回应时代需求,进一步激发博物馆发展活力,实现博物馆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根本性转变,是博物馆事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国家文物局会同有关部门,历时近3年,研究起草了 《意见》,近日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 《意见》提出,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博物馆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更加彰显。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意见》的亮点和创新点在于:一是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破除体制机制束缚,释放发展活力。二是坚持统筹协调。统筹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博物馆发展,提高博物馆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水平。三是坚持开放共享。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多措并举盘活博物馆藏品资源。 (曹雅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