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六届泰达汽车论坛举办期间,广汽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接受媒体专访,就新能源汽车的痛点、车电分离的商业模式以及今年整体的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等热点问题做出了回答。
记者: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存在哪些痛点?广汽新能源是如何解决的?
古惠南: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痛点之前是续航,现在续航本身不是特别大的问题了,因为普遍的车都超600公里。我认为超600,如果大家还觉得续航里程还有担心的话,更多的是心理问题。我自己开续航650公里的车跑到400公里以外的地方去旅游,我也第一次跑这么远,也很担心,事实证明一点问题没有。像我们国家省份的分布,除了新疆、内蒙古,一般在本省范围内或者近省的跨区域旅游不是问题了,这个痛点现在有效得到了解决。
第二个痛点是充电。以前我们解决的是续航问题,车只有200~300公里续航能力,再多充电桩也不敢跑很远。现在痛点转移到充电的便利性上,以前我们有款PHEV插电混动车,也就十几度电,充一次电差不多10小时。但现在充一个小时、半个小时补一下电,几百公里就走了,所以现在的快充也不是核心问题,核心问题是充电的便利性。
所谓便利性,就是当我需要的时候找得到地方能充电。为什么这个变成了核心痛点?尽管国网、南方电网在主要的高速公路都铺了充电桩,解决了远途出行的问题,但是很多时候充电桩的位置被占用。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很多地方不给建充电桩。有的小区说考虑到安全问题,但我觉得更多的是利益问题。大家知道,开发商交完物业之后,这个利益就交给物业公司。如果物业公司没有利益,他为什么要给你建这个呢?而且他还承担风险。现在需要解决利益分配的问题,如何大量普及充电桩,是时下的一个痛点。这个问题是解决充电便利性的核心问题,而且这个痛点必须由政府牵头才能有效解决。
再一个痛点就是残值问题。大家前几年买电动车特别担心一个问题,电池衰减是很快的。但是这几年电池技术进步很多了,这种进步会超乎你的想象。我们现在的车,跑20万~30万公里,电池也没有太多衰减。但是如果考虑到车要用10年的话,可能衰减还是一个痛点。还有就是冬季续航的问题,大家知道在北方冬季需要取暖,消耗掉了一部分里程,这也是一个痛点。
电池衰减的问题现在不算是最大的问题,但它依然还需要改善。怎么去解决电池在冬季衰减的问题,应该是个痛点。这个问题得到解决了,那么残值的问题和应用的问题都会得到同步解决。
再一个是成本的问题。大家知道,全世界的新能源行业还依赖于政府补贴,这是不争的事实。刚才我的报告也说到,成本在下降,除了车身、技术、电机效率的提高等,但很重要还是在电池上要有一个进步。
这个成本进步有两方面:一方面里程不要这么多。比如刚才说的,如果充电桩多了,根本不需要那么多的续航里程。我们最早推出的GE3才跑310公里,但现在在市场上也用得很好,那些人也没抱怨过里程不够,当然前提是不去跑太远的路。
这是降本很好的方法。400公里和600公里相比,这个电池的成本差不多减半。400公里跟600公里,不仅仅是电池容量的比例问题,电池小了之后车就轻了,车轻了之后里程就长了。它们之间不是6跟4的比例关系,400公里的电池轻了以后,车就能跑得更远,所以不要让大家买这么长续航的车是一个很好的降本途径。
再一个就是电池本身要降本。再过3年,到2023年,现在电池的成本再下降30%以上应该是可期的。如果这一块进步了,至少3年之后电动车不一定依赖国家的补贴生存了。国家的补贴是到2022年,可能2023年成本的问题就没那么突出了。成本问题还需要几年解决。
最后一个是质量和安全的痛点。时下安全的问题时有发生,当然不单单是车本身的问题,还跟车主的使用习惯,以及对应用场景预料不够有关。比如说以前充电桩出现过很多标准,现在逐步在统一。实际上充电对电池的安全影响是很大的,现在要求充电端的进一步统一,还有充电端的质量怎么样进一步提升。另外上下游产业,像电池的原材料怎么样提升质量,制造端怎么提升质量。
现在的电池都是装在车底部的,本来新能源车的通过性与普通车相比就差一点,因为要装电池,底盘离地面的距离更小,拖底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说过坎的时候,往往开电动车的人习惯没有改过来,大家知道电动车加速快,很多人喜欢加速冲过去,很容易发生拖底,所以使用知识、安全知识也要普及。另外,应用端的环境也要改善。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我想通过这一两年的努力,应该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记者:目前有一个说法就是提倡车电分离,您觉得可行性如何?
古惠南:对,这是一个热门话题。车电分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物理分离,就是电池可以拆出来去换电的模式。还有一种是商业模式。市场上的车电分离让你经常搞不清,比如说把电池拿出来租赁、分期付款,但是电池是不能去换的,这是商业的分离。还有一种真正的电池可以去换的这种分离。因为商业的这种分离模式是经常变的,我想你关注的问题还是车跟电完全物理分离的模式。
我们现在的埃安S本身也有换电版,我自己也有这个技术。但是我觉得完全物理分离的模式是不是就能解决电动车的推广、应用呢?这条路现在还在探索,是不是肯定就是未来的方向?因为大家知道现在电池发展非常快,现在看到的电池,过两三年又更新换代了,半固态电池、固态电池更新换代很快。以后电池小型化、轻量化之后,也不衰减了,冬季续航的问题解决之后,而且这几年肯定会得到改善,那它会带来什么革命呢?我觉得接下来还需要在行业内有一个探索的过程,还不能完全下结论说这种做法肯定好或者不好。但是作为新生事物,作为尝试,我觉得也不妨做,但是实事求是讲成本不低。
记者:您对今年整体的汽车市场如何判断?
古惠南:今年受疫情影响之后,以及补贴进一步退坡,以前经常发布各种信息的企业少了很多。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实际上已经开始洗牌,以前新能源汽车有点量,但有一部分量是一人做一点攒起来的,现在那些去掉以后,主流的车型,销量总体还是在增长的。特别是我们一直都在增长,连2月份销量也在增长,说明只要有好的产品,市场需求还是有的。今年下半年新能源车市场也开始增长了,今年未必能够超过去年的增长幅度,但第四季度的增长应该是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