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的质与量
稿件来源:本报讯
国家统计局、科技部等部门近期联合发布了第二次全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资源清查主要数据公报。公报指出,2009年中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R&D)支出达到5802.1亿元,排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位居世界第四;参与R&D活动的人员达到318万人,是世界上研发人力资源投入最多的国家。2009年我国研发投入强度虽然达到了1.7%,但与世界领先国家3%左右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4.7%和13.3%,与美国2008年基础研究支出占17%和应用研究支出占22%的比重相差10个百分点以上,差距明显。 笔者认为中国研发能力之所以不能与发达国家媲美,主要是因为四个方面存在差距:首先是投入不足。中国科研绝对投入虽然是世界第四,人均投入就少得可怜了,既不多也不强;其次是人才配置有偏差。科研队伍中从事基础研究和企业一线人员偏少,战略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研究人员更少,高层次人才中创新型、领军型人才尤为稀缺。人才队伍结构也不均衡,高级专业人才普遍年龄偏大,青黄不接的现象仍然存在;再次是体制和管理问题。在宏观层面上,我国目前还没有设置独立的R&D财政预算,基础研究经费被列入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科研基建费等不同的科目管理,不仅实际投入数量难以把握,而且投入方向上重复和缺位并存,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试验开发相分离;在具体操作中,管理层次多且设置重叠,项目、人才、基地、设备分割,大而全或小而全自成体系,科研资源无法共享,总体上缺乏一个鼓励研究人员长期积累、潜心研究的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R&D经费包括企业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开发全新产品等活动过程中支付的劳务费、仪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费用,而企业从事技术引进、购买新生产线、消化吸收和技术改造等活动及其产生的费用,并不能算是R&D投入,也不是自主创新。但我国目前允许企业R&D费用按150%比例在税前扣除,因此很多企业把这些投入算成了R&D费用,无非是为了合法避税;再者很多企业的配套经费只是一张空头支票,仅在申报专项课题时提及这个数字概念,实际上从未到位;何况地方政府科技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也不鲜见,甚至存在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所以这5800亿元R&D经费泡沫还是不少的,拧干后是否仍是世界第四,有待商榷。 公报还披露,我国企业原始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研发水平不高。2009年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发明专利授权的企业为1893家,仅占4.7%;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有授权发明专利14277件,约每3家企业有一件。公报指出,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发明专利绝大多数仍来自国外,如无线电传输、移动通信、半导体、西药、计算机领域,来自外资企业的分别占93%、91%、85%、69%和60%。而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是由本国大企业完成的。在国外专利申请中,科技含量最高的发明专利占86.6%。 科技成果的转化方面也还有提升空间。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力量源泉,也是产业化的初始关键环节。笔者认为以下数据,或许可以比较客观的反映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差距:截至2006年底,中国已拥有专利成果330多万项,但实际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仅为20%,发达国家为60%~8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科技成果不足5%,发达国家为20%~30%;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发达国家为75%以上;专利技术的交易率也只有5%,远低于发达国家。 科技成果转化为何如此之难?除了产学研结合不好,科研和市场脱节等诸多原因外,恐怕与我国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可靠性不高也有很大关系。目前中国的科技成熟度仅排在世界第79位,很多技术成果都是小试后就申请专利了,通过中试的成果不多。只有通过中试才能检验技术成果的成熟度和可靠性,才能暴露工艺、设备和成本等方面的不足。但中试费钱耗时,风险很大,与科研投入比例高达1∶10。中国的一些科研机构或个人发明者,既无财力也无意愿来做这“花钱不讨好”的工作,科技成果转化率又怎么会高呢? 其实不管中国的科研投入如何给力,中国制造要面对的仍然是一些老问题:大而不强,增加值低; “三高一低” (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的落后生产方式依旧存在;产能过剩突出;制造企业单体规模偏小,仅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劳动者报酬偏低;物流成本偏高。 中国人均GDP已达4000美元,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惟有持续加大R&D投入,提高R&D质量,加速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程,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中国智造,才是化制造大国为制造强国的根本途径。(殷轶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