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科技创新必须更加注重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稿件来源:本报讯
在国新办4月2日下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就 “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的重点及相关热点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万钢强调, “十二五”时期是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阶段,要充分发挥科技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撑引领作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推进五项重点工作 万钢表示, “十二五”期间,要切实把科学技术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落实 《科技规划纲要》的各项战略任务,用科技的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加快实施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二是前瞻部署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三是运用高新技术加快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重点产业振兴;四是切实加快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五是大力提升科技改善民生的能力。 万钢表示,我国 “十二五”规划要求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已经落实到 《规划》确定的各项指标中。 比如,在科学教育一栏中,明确了全社会用于研究试验的支出要占GDP的2.2%,这个支出包含了国家财政对于科技的投入,但更重要的是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用于创新的支出。第二个指标是每万人发明专利的拥有量,这个指标意味着我国在新的五年发展中,会更加注重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应用,也意味着今后科技创新必须更加注重和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更加注重惠及民生、惠及大众,更加注重 “人”的因素,发挥人的创造能力。 与此同时,还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万钢强调, “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要以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进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力度;着力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造就宏大的创新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全球科技资源,推进平等互惠的国际科技合作,进一步扩大科技对外开放。 推动重大专项实施力争形成完整产业链 万钢在回答记者提出的关于 “重大科技专项”问题时指出,我国在下一个五年规划中,将继续推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其中,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战略重点。 比如说,在代表着现代装备制造最高端的芯片制造装备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方面,在 “十一五”期间我国完成了关键的65纳米刻蚀机、离子注入机和一系列生产、封装等方面的关键装备研制。这些装备都进入了生产线,实现了产业化应用,甚至进入了国际市场。在此基础上,下一个五年,我们将着眼于更加高端的技术和产品发展,力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满足我国未来信息化和下一代移动通信等方面的需求。 再如,早在 “十五”时期,我国就启动了关于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研究,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2009年至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推广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经过重大专项的实施,我国第四代移动通信已经申请成为第一个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国际标准。在下一个五年中,我们要使它逐步走向市场。在上海世博会上,第四代移动通信已经进行了示范性应用,我们希望将来它能够对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发展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在其他方面,比如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油气田开发、大飞机研制、高端数控机床等方面,都有重点的部署,等等。”万钢强调。 关于重大项目的国际合作,万钢表示,在技术创新领域,正在积极组织和参与涉及新兴产业方面的重大联合试验项目,比如中国政府和美国政府共同推动了世界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城市的项目。在双边的国际合作方面,我国和美国建立了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发中心,双方将共同确定重要领域,比如说,在洁净煤,碳捕获、储存和利用技术,建筑节能,清洁交通等方面加强合作。我国和欧盟将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在伽利略计划以及卫星通信等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我国加强和发展中国家的科技合作,和非洲、中东的一些国家在联合进行水处理、水资源利用、节水农业等方面的合作等。 加大对先进核能的研究和投入 在能源科技领域,针对日本核泄漏事故,万钢表示,中国科技界对于日本这次由于多重自然灾害的叠加对人民造成的损失感同身受,希望日本能够尽早地从灾害中恢复。 关于日本福岛核电站情况,万钢表示,通过各种媒体和信息渠道进行观察和研究,应该说,这次灾害是地震、海啸等多重灾害叠加,造成供电系统终止导致的灾难性事故。中国专家一直在进行分析,希望从它当年建设堆型的角度,以及问题的产生和处理的过程中进行学习,汲取经验,并对我国核能的发展提出更好的建议。 国务院针对这个问题专门召开了常务会议,同时也做出了几项重要的决定。从科技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加强污染及影响的监测和检验;其次,要对现有运行的核电站进行更加周密的安全性分析,特别是参照事故的处理经验和过程,进行更加周密的审视;再其次,要对我国重大专项中关于先进核能,也就是第三代压水堆和高温气冷堆的研究,加大投入,按照世界公认的标准,加强安全度的研发和设计。 万钢强调,发展核电一定是安全第一,要把核安全贯穿于核电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源头研发、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灾害防御预警等方面,一定要尊重科学,以科学的态度更加严谨、严密地来做好核电安全工作。(本报记者 司建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