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炼胶”是不是“三聚氰胺”
——锦湖轮胎事件引发的思考
稿件来源:本报讯
“锦湖轮胎过量掺返炼胶”事件被央视3·15晚会曝光后,消费者期待当事者能尽快公布召回措施。日前,锦湖轮胎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召回细则已上报国家质检总局,如不出意外,这两天就会对外公布。”到记者截稿时,还未见锦湖轮胎正式公布召回方案。 虽然召回企业必将为此事付出巨额代价,但值得行业思考的除了对产品质量时刻保持警醒外,“锦湖轮胎过量掺返炼胶”事件被曝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到底是什么?众多业内外人士都提出这一疑问: “返炼胶”是不是 “三聚氰胺”、 “瘦肉精”?在全社会提倡环保节能、材料循环再利用的背景下,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应如何规范生产、质量标准? 返炼胶替代原生胶是行业通行的回收再利用方法,但必须按比例添加 “返炼胶”为何物,是否是 “三聚氰胺”、“瘦肉精”?日前,玛吉斯轮胎技术人员向记者表示: “使用返炼胶是轮胎制造行业的普遍现象,每个轮胎制造厂家都会使用返炼胶。返炼胶并不是废弃胶料,也不是死胶,而是因为胶料在厚度、口径或者宽窄等方面不符合标准而产生的,这些胶料在物理特性上还是可以利用的。” “返炼胶是轮胎制造压出或压延等工序中,生产开始或结束时产生的尺寸、形状不符合规格的部材或残余部材。如果这些不符合规格或残余的部材,没有发生物理性能异常、不含有异物、没有污染而且又没有焦化,它仍然可以返炼而被再次利用,这符合节约资源的道理。而且,如果能充分判断物理性能没有改变,又能遵守既定标准进行操作,在不同橡胶种类和部材中使用少量返炼胶,是不会给轮胎品质带来影响的。”普利司通相关人士也表示。 据了解,原化工部橡胶司于1991年5月制定的 《子午线轮胎工艺技术若干规定》中明确规定,胎面压出工艺中返回胶均匀掺用比例不大于20%;胎侧胶、胎肩垫胶、三角胶压出工艺中返回胶应按胶种不同分开回炼,出片后掺用,掺用比例不大于20%。而锦湖轮胎被曝光的事实表明,锦湖轮胎的问题不在于使用返炼胶,而在于不按照标准进行配比使用。 消费者对再生或再制造产品应有知情权 一位汽车零部件企业高级工程师表示,采用返炼胶来替代原生胶在我国乃至全球都是受到鼓励的,因为这是绿色环保的做法;但是,关于返炼胶使用的比例,以及使用不当的后果应该告诉消费者,让消费者有知情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其实,汽车零部件行业如公示再生或循环再利用产品,可参照现在超市所售的食用油必须标明是否为转基因产品的做法,让消费者一目了然。 全国汽车服务高科技产业化委员会秘书长陈东升认为: “锦湖轮胎等企业是钻了政策的空子。国家有关政策鼓励能源再生利用,允许轮胎生产过程中添加适量返炼胶;但这两年轮胎行业不仅面临原材料价格高涨,而且竞争更加无序,一些企业放弃底线,通过使用超标返炼胶来压低生产成本,不但侵害消费者利益,还造成安全隐患。” 据记者了解,目前,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还面临政策法规、技术标准、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业内专家认为,国家在鼓励再制造的同时,相关检测的标准、法规应该及时跟上,以规范行业生产。 消费者投诉轮胎等没有进入整车质保范围的易耗品质量问题难度很大 中国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汽车消费大国,是消费者支撑了这个庞大的汽车市场。然而,中国的消费者往往是花高价买质低的产品,还享受不到应有的权利。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十一条规定: “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从轮胎鼓包、开裂、爆胎投诉问题严重,到被国家质检总局点名批评质量问题,再到今年遭央视曝光,锦湖轮胎的问题由来已久。 从2007年开始,锦湖轮胎鼓包事件更是层出不穷。2008年,一些遭遇了锦湖轮胎鼓包问题的别克凯越轿车车主们成立了QQ维权群,人数一度达到了最高上限。随着 “鼓包门”事件的影响面进一步扩大,投诉的车主也越来越多。此次事件波及浙江、广东、上海等18个省、市、地区。面对消费者的质疑,锦湖轮胎承认凯越配套的轮胎确实在使用中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鼓包现象。 2009年5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称:中消协2008年接到495例针对轮胎的投诉,较为严重的是锦湖轮胎的鼓包和侧面裂纹问题以及韩泰轮胎的鼓包问题。2009年6月22日,谷先生驾驶的刚买了6天的悦动在谭耒高速公路发生爆胎事故,最终导致一死两伤的惨剧,经专业检测机构鉴定,属于制造过程中胎坯上粘有异物或硫化时模具不洁所致。如果只有少量用户反映轮胎鼓包,有可能真是车主操作不当,但如此大批量的车主反映同一问题,则很可能是产品质量方面出现问题。一系列的事件发生后,并未引起锦湖轮胎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面对消费者的屡屡投诉,企业多数都以 “使用不当”为由,将消费者拒之门外。而同样的事件发生在美国,消费者的待遇就是大不一样了。早在2006年7月,锦湖轮胎在美生产的9款轻型卡车轮胎被实施召回,涉及数量78321条。 在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普遍遵守的三包范围不涉及轮胎、玻璃、灯泡等易耗品,保险公司对易耗品也大多不予参保。所以,此类部件如发生因制造商方面的问题,生产企业往往以消费者使用不当而一推了之。个体的消费者因缺乏话语权和知情权,在维权过程中经常遇到举证难、鉴定费用高、维权成本大,质量问题投诉的最后,事情往往不了了之。 此次 “锦湖轮胎过量掺返炼胶”事件被曝光后,也使得监管部门对零部件质量监管条例的缺位浮出水面。而今后相关方面的条例完善,其重点是不能以牺牲消费者的权益来换取企业的利益和换取行业利益。(本报记者 祁晓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