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城乡一体化是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核心
稿件来源:本报讯
近日,以 “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为核心内容的 《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报告 (蓝皮书)》在京发布。由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 “走向城乡一体化高层研讨会”暨蓝皮书发布会3月13日在北京举行。 会上,经济学家厉以宁针对当前城乡统筹中遇到的一个新问题——用工成本上升问题做主题演讲。他告诉记者,这个问题是这次 “两会”期间讨论的热点话题,也是蓝皮书着重研究的问题。他认为,长期来看,用工成本上升将加快城镇化的速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表示,推行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核心。 “城镇化”至少需要二十年 蓝皮书指出, “不失时机地进行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权利,拥有同等的机会”是下一阶段改革的重点。 蓝皮书指出,城乡一体化改革进程中,最困难的环节不在于承包土地的流转,不在于宅基地的置换,也不在于从二元户籍制度转为一元户籍制度,而在于就业问题以及失业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为此,在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中国经济增长率要保持在9%~10%以上才不会产生失业严重化的现象。如果经济增长率降到7%以下,失业问题就会相当突出。 在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切实有效地实现经济转型。蓝皮书指出,由于经济转型始终与结构调整、升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以经济转型的第一层含义是:抓紧时间实现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的升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放在首位。 经济转型的第二层含义是:抓紧时间实现就业结构及劳动力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素质的升级,使技术人员、研发人员的比重上升,使熟练技工的比重上升,利用目前这段时间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以迎接新阶段的到来。 “城乡一体化”是战略核心 关于城乡一体化这个被称为中国未来一段时间最主要战略的因素,李扬提出, “城乡一体化有可能把我们目前所遇到的几乎所有的主要方面都贯穿起来,所以,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核心。” 李扬用四个方面的论据来支撑这一观点。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的起点是二元结构,二元结构在发展经济学中是有定义的,在这个起点上要开始发展,进入稳定发展的时期,就意味着二元结构的消灭。中国还有一个行政性分割,城乡被人为分割了,所以二元结构的消失,不仅意味着我国经济进入了长期可持续的发展阶段,而且意味着我们国家的行政体制、社会体制进入了现代化时期。第二,它是我国未来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三化并举”的重要举措。这也是 “十二五”规划中出现的新提法之一。即在过去城镇化和工业化并举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农业现代化,要实施 “三化并举”战略。第三,它是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途径。第四,它或将为我国解决住房这个棘手问题提供一条路径。 用工成本上升是助推器 目前, “用工荒”现象已经成为制造行业面临的棘手问题。这直接涉及到用工成本上升问题。厉以宁表示,长期来看,用工成本上升将加快城镇化的速度。 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厉以宁认为,一是学历比较高,高中以上学历的占比67%,所以他们不愿意做搬运工、保安、餐厅服务员、清洁工这些工作;二是工资已经不再是他们考虑的惟一条件,而主要是为学到技术、为长远考虑;三是东中西部农民工工资差距在缩小,这种情况下,很多人不愿意再去沿海地区工作;四是很多家庭的农民工子弟是独生子女,已经出现“啃老”现象。 基于上述特点,很多地方出现了“用工荒”现象,用工成本随之上升。对于这一趋势,厉以宁表示, “生活费上涨在前,用工成本的上涨在后,所以,用工成本的上升是合理的,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用工成本的上升是刚性的,只要上去就不会下来,物价再低也不会下来。可以看出,在中国,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本报记者 司建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