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门诊”对症下药缓解“融资难”
稿件来源:本报讯
就像一次次 “流感”暴发一样,新春伊始, “用工荒”再度袭击东南沿海地区。其中,中小企业因免疫力低下,感染者众。似乎任何困扰企业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危机,中小企业都无一幸免。此外,这一群体还长期患有 “融资难”疾病。 年少时期总是免疫力低下,中小企业正是如此,想要根治 “融资难”,恐怕惟有等待其长大成人。但是,长期以来,各地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纷纷诊断开方,已使这一顽疾得到有效缓解。其中,不乏特色疗法。 北京高端制造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就是这样一家特色门诊。不同于一般的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这是一家为中小企业专门提供投融资服务的机构。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在解决中小企业投融资方面,平台已开展了有益的探索,逐步形成了四种服务模式,并针对不同企业,推出了一系列创新融资服务产品。在对平台进行采访过程中,记者一个强烈的体会,是该平台在投融资服务上的专业性。 四种模式 想要开出药方,先得准确诊断。通过调查,平台发现,由于缺乏实物资产抵押、授信困难等原因,中小企业往往难以获得发展所必需的外部资金支持,投融资依然是中小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外在环境固然影响中小企业投融资,但企业自身的内在因素也是重要原因,这集中表现在:信息不对称,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投融资方面的专业人才和专门部门,仅在有投融资需求的时候才考虑这一问题,因此对投融资渠道掌握较少,主要靠朋友介绍推荐,一般依赖银行,但很难得到银行的重视;缺乏融资知识和技巧,在寻求投融资的时候,没有包装策划,对投资前景缺乏清晰的定位和把握,很难使投融资机构感兴趣;企业战略定位不清,对企业通过投融资发展壮大没有长远规划。 针对这些问题,平台力求做企业的“融资外脑”,致力于搭建起政府、企业、银行、担保、再担保、创投公司之间的联系纽带。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尝试了四种模式,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平台成立伊始,采用的是信息中介的模式。主要以项目征集和公益信息服务为主,同时对企业开展咨询辅导活动,缺点是对不具备担保条件的中小企业,缺乏实质解决办法。 此后,平台又引入了批量运作的模式,对政府推荐的企业进行批量筛选,建立信用档案,对审查通过的企业集中授信;并建立再担保机制,对由于为入围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而造成代偿损失的担保机构提供补偿。 “这就好比于团购,可能一个企业单独去找银行,银行不当回事,但如果外面打包好几家企业来做,效果就不同了。”北京高端制造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经理董勤杨表示。这一模式有利于对政策支持的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但难以对个别企业的紧急项目提供资金援助。 在此基础上,平台又进一步实行了信用会员模式,对企业和金融机构实行会员制,定期组织交流,沟通各方需求。这一模式下,申请贷款的项目需列入政府支持工程,这有利于保证项目质量,但是贷款范围过窄,主要是银行贷款。 2010年,平台进一步转换理念,以信用为基础,为通过信用评级的会员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包括提供带政策扶持性质的担保服务以及风险投资服务和企业品牌融资等。这是平台发展的趋势和高级阶段。 “优质服务是企业和银行都乐见的,企业需要专业的机构为其提供意见,金融机构也很需要第三方提供的企业信息和评级。凭借政府的支持和自身的专业性,平台更容易受到金融机构的信任。”董勤杨表示。 目前,投融资平台累计受理企业融资申请600余项,组织开展融资对接会20余次,提供融资策划、融资咨询服务100余家次,促成企业融资80余家、融资额17亿元。平台联合合作金融机构先后推出了 “名牌产品融资直通车”、“企业技术中心融资直通车”、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供应链融资”、 “集合信托”等多种融资创新服务。自去年8月开展集合信托以来,平台已受理企业申报216家,目前已确定发行额3.7亿元,参与发行企业25家。 “再深入一步,效果就很不一样” 在不断探索针对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的过程中,北京高端制造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也积累出一套诊断的良方。 董勤杨表示,在解决企业投融资难题上,政府的推动必不可少。据介绍,为解决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类中小企业抵押担保不足的问题,2009年,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联合市财政局设立 “北京市高端制造业担保代偿资金”。该资金由投融资平台负责项目筛选并提供信用评级,委托担保公司运作。首期担保代偿资金5000万元已为33家企业累计提供担保5.38亿元。2010年5月,二期担保代偿资金1亿元到位,2010年底新增融资担保5亿元。此外,北京市还对参与集合信托并成功融资的中小企业给予2%的贴息支持。 有了政府支持,剩下的就是服务。“仅靠传统的对接、研讨等形式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解决中小企业投融资,一定要提供专业化服务,不能流于表面。再深入一步,效果就很不一样。”董勤杨说。 此外,还要努力探索和实践融资创新,不断推出创新的服务产品。 “创新也是平台吸引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入的重要手段。”董勤杨表示,下一步投融资平台将深入研究和开展融资咨询业务,培育服务品牌,逐步探索收费服务模式,向着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方向发展,在未来三年内形成自身可持续发展的业务基础。 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尽管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有所缓解,但董勤杨坦陈,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形式的融资依然存在困难。他透露,当前,软件类企业融资还是比较困难,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收购兼并融资等。各类投融资机构还都仅针对具有外部融资条件的企业,一些具有成长性但尚不具备融资条件的企业被挡在门外。据调查,北京中关村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能融到资的仅占10%左右。大多处于发展前期的企业,既得不到银行贷款,也很难获得风投的支持。 另外,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评估体系、产权流转、法律体系、抵押备案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待解决。(本报记者 杨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