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市场角度看,由于我国有足够的产能,日系车企停产,其他如欧系、美系、韩系车企会增产分食日系车的市场,总量上不会出现市场短缺问题。 (资料图片)
近日,有关日本汽车业在地震中遭受重创的消息很多。但经本报采访了解,此次地震未必给汽车业造成多大影响,如果目前的核问题不扩大为严重的核污染,主要产品或将在震后3~6个月内恢复生产。
日本汽车业不会遭受重创
经本报对丰田、本田、日产的采访了解,此次日本主要汽车厂停产属于主动行为,而非迫于电力和零部件供应问题。根据日本法律,当国家遇到灾难的时候,资源耗费大的企业要停产,将资源用于国家救灾;地震时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停工,以免造成更大的伤亡。而此次日本遇到的是1900年以来全球第四大地震、最强大的海啸,以及严重的核泄漏事件。因此,停产的不仅仅是汽车业,也不是局部性的,而是多行业的、全国性的停产问题。
据悉,目前由于通讯不畅,导致主机厂与部分零部件厂失去联系,零部件厂受损情况难以统计。由于日本建筑的防震等级较高,因此整车厂在地震中受损情况未必很大。现在各家企业均下令停产,对设备及工厂进行检查,统计受损情况,确认设备能否保障安全运行。
认为日本汽车业受到重创的有三个理由:一是汽车产业的产业链非常长,涉及到50多个相关产业,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任何一个行业受损都将影响日本汽车产业。二是汽车上的零部件多达上万,缺少一个也不行,而日本车企采用的是精益生产,精益生产的一大特征是零库存,受灾后厂家会因没有零件可用而停产。三是零部件厂受损导致产业链中某一环断裂,影响整体生产。
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日本汽车业难以受到重创。就精益生产方式而言,虽然整车厂是追求零库存,但零部件厂不是零库存,关键看交通何时恢复正常;即便一些零部件厂受损也无妨,因为日本汽车采用的是平台产品全球生产,同平台产品的零件是一样的,缺少的零件可以从中国、美国等市场生产,通过海运供应日本工厂。因此,简单从整车和零部件这个角度看,恢复生产非常快。个别个性化产品可能因为日本本土零部件工厂受损而影响供应,但个性化产品因为销量小而不会对汽车市场整体构成影响。可能对未来产生影响的是石化业和钢铁业,因为很多汽车塑料件是依托石化业的,汽车本身又是铁骨钢筋构成,因此石化业和钢铁业受损将牵动国际市场的供需平衡关系,相关原材料价格可能上涨。电力供应问题可以通过电网调剂、增加小型发电机组、错峰用电等方式加以解决。换言之,在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日本局部地区的灾难难以对日本汽车产业构成重大影响。
对中国市场影响有限
据了解,日本主要汽车厂停产对中国市场影响有限。从生产角度看,本田的零部件库存只够用到3月20日,也就是说接下来本田在华车企可能停产,这对地方经济可能产生一些影响;丰田的零部件库存状况尚在统计中,零部件库存决定丰田在中国还能生产多长时间;日产则表示,因为在上海建有大型零部件库,因此生产不会受到影响;其他日本整车厂的情况尚不清楚。虽然企业会因个别零件供应而停产,但由于零部件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调剂,因此生产困难问题会很快过去,恢复速度应当比日本本土企业快。除非个别零件仅在日本生产,而这个生产厂恰好在地震、海啸中受损,或者该厂正好因处于核辐射区域内而无法生产。即便如此,也可以通过企业间的调剂解决,无非是配套价格和生产时间问题。从市场角度看,由于我国有足够的产能,日系车企停产,其他如欧系、美系、韩系车企会增产分食日系车的市场,总量上不会出现市场短缺问题。但在短时期内,国内市场的车系供销结构会发生变化,一旦日系车企恢复生产,供销结构逐步恢复原有的平衡关系。从月销量数据上将反映出,日系车因产出减少导致销量下降。进口车市场能够受到多大影响尚难评估,这主要取决于保税库中存有多少日系车,但日系车的结构性供应不足在所难免,而进口车在中国市场上的整体供求关系不会受到地震的影响,个别欧美产品或因日系车的结构性短缺而涨价。
警示作用显现
目前,核辐射污染在百姓内心所造成的恐慌,超过了实物损失带来的伤害。大灾给日本百姓带来的心理影响,将随着重建的开始而逐渐消失。一旦通讯恢复畅通,汽车产业链受损情况马上就会明晰,各行业将并肩以最快的速度修复受损的产业链。
当然,如果核污染失控,情况将完全不同了。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居然没有一个研究日本汽车业的机构,因此没有权威部门能够就日本汽车业受损情况给出准确的评估。汽车业是国与国之间经济竞争的利器,日本自动车联合会有专门的驻华机构,他们甚至了解中国汽车企业的零部件供应体系状况。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国,但因为没有专门的研究机构,所以我国汽车业与日本、欧洲、美国汽车业存在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此次日本大地震应当震醒我们的有关部门,迅速建立起行业性的国际研究机构,对日本、美国、欧洲和新兴市场的汽车工业及相关政策展开研究,其意义不仅在于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更在于中国汽车业在下一个五年(“十三五”)计划时,可能从现在主要针对国内市场的内向型产业转换成外向型产业,信息缺失将影响产业的转型。(本报记者 管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