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是吉林省工业经济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总量扩张最快的五年。这期间,该省着力实施国企改革攻坚、工业提速增效、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以及扩权强县等重大举措,使得全省工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为 “十二五”期间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此,日前中国工业报记者专门采访了吉林省主管工业的副省长王祖继。
工业化进程加快
他介绍说,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总量不断扩大。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755亿元,同比增长19.9%,占全省GDP的43.8%;实现产值13213.2亿元,同比增长32.2%;实现利润794.74亿元以上,同比增长66.4%。
工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轻重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05年的20.2∶79.8,调整为目前的27.9∶72.1;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比重为41.3%,比2005年下降了22.6个百分点;全省县域工业完成产值占工业的比重达到51.1%,比2005年提高了20.6个百分点。
产业形态发生明显变化。全省现已形成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的 “三足鼎立”之势,2010年前11个月,这三大产业合计完成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2%。与此同时,全省特色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产业集聚特征明显,省规划管理的81个特色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已近2800户,全省已初步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农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纺织等一批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产业集群。
工业投资进一步扩大。2010年全省城镇以上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16.34亿元,同比增长37.5%;五年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45万亿元,是 “十五”时期的6.7倍,其中完成技术改造投资7533亿元,是 “十五”的6.1倍,年均增长47.8%。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全省累计开发新产品5480种,完成新产品产值10700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一直保持在24%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全省已建立省级以上的企业技术中心187家,比2005年增加83家,其中国家级13家。同时,还认定了11个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
工业节能降耗效果显著。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预计同比下降7.5%以上,五年间累计下降28.8%,累计节约能源1550万吨标煤,顺利完成了全省 “十一五”节能下降22%的目标。
民营经济发展迅猛。预计2010年,全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将达到50%,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万亿,增长30%;上缴税金380亿元,增长27%。
尽管吉林省工业经济 “十一五”期间成效斐然,但王祖继仍清醒地认识到全省工业在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他说,从总体上看,全省还存在着工业总量不大、工业结构不优、大项目和好项目少、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约束加剧等问题,这些问题是我们在未来五年中将要着力解决的重点。
实现吉林特色工业化
就 “十二五”期间如何进一步加快发展,王祖继阐释说,我们已制定了全省工业 “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一批专项规划,这期间,全省工业将围绕构建吉林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以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突破口,以推进项目建设特别是重大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壮大工业总量,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努力实现以支柱优势产业为支撑,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特色资源产业得到深度开发,产业间融合配套,集群集聚特征明显的吉林特色工业化。
按照上述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吉林省将打造九大千亿级产业,实现工业总量 “双翻番”,力争到2015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2.5万亿,年均增长17%;增加值达到7000亿,年均增长14%。重点实施支柱优势产业跃升计划,努力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到2015年,在总体规模上,汽车产业达到8000亿,农产品加工业达到5000亿,石化产业达到3000亿,装备制造业超过2000亿,医药、电子信息、冶金、建材、轻纺业均超过1000亿。其中,努力推动工业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达到5000亿。同时,推进新一轮腾飞计划,实现民营经济总量 “翻一番”,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6万亿。围绕上述目标,吉林将重点完成以下三项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三大支柱产业。汽车产业到2015年要形成400万辆整车生产能力,2000亿的零部件配套能力,全省零部件配套率达到50%。农产品加工业要做大做强玉米精深加工和畜禽加工两大优势产业,打造千亿元生物质化工基地,加快建设千万吨长白山矿泉水及千亿元的人参、林蛙、梅花鹿等特色资源深加工基地。石油化工产业要着力打造千万吨油气田基地、吉化公司和吉林化工园区两个千亿元石化产业基地。
夯实基础,推动六大优势产业升级。装备制造业要建设国际一流的轨道交通设备制造基地,到2015年,形成1200辆高速动车组、1200辆新型城轨客车、1000辆普通铁路客车的生产规模,省内配套率努力达到50%;同时,打造千亿元风电装备产业基地、现代农业机械生产基地、中国换热器产业基地。加快推动医药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和轻纺产业发展,使这几大具备基础和优势的产业规模全部超过1000亿。
全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现有产业,积极采用先进技术、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重加快培育发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在重大项目重点领域上率先突破。
与此同时,吉林还将通过实施多项强力举措,力争在六个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主要包括:全力抓好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在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益上求突破;强化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在重大项目建设上求突破,着力组织实施5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500项;抢占制高点,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上求突破,谋划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项目,滚动实施碳纤维及制品、生物秸秆乙醇、纯电动汽车、风电机组等10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在产业形态上求突破,组织实施百种重大新产品规模化生产,建立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和产业技术联盟,攻克一批关键技术,转化一批科技成果,开发一批重大新产品,加快80个特色工业园区建设;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在民营经济发展上求突破,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民营经济腾飞计划, “十二五”期间,私营企业户数年均要增长1万户,民营经济从业人员年均增加11万人,个体工商业户年均增加10万户;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在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步伐上求突破,实施100户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扩大 “无线吉林”、 “精彩吉林”应用范围,扎实推行电子政务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网络的互联互通与资源共享。
落实五大重点任务
为此,吉林省副省长王祖继要求全省工业经济要在2011年以及整个“十二五”期间,突出落实好工业提效增速、工业投资拉动、工业节能降耗、民营经济成长计划和信息化建设“五大重点任务”,紧紧把握国家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抢抓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创新发展理念,在创新发展模式方面取得突破,在构建新型工业结构上取得突破;产业链要加宽、变长,支柱产业的规模优势要快速建立,以产业资源与市场资源来换取发展前景;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引进和培育企业家,在发展体制和机制方面取得突破;要从政府主导型向企业主导型转变,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规模要做大,要占半壁江山,要创新股份制模式。
王祖继同时强调,全省工信系统和相关部门要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确保 “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千方百计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主要包括积极应对宏观调控政策变化对全省工业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创新融资模式,调整产品结构,扩大汽车市场份额,推进冶金建材行业产业升级;抓好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强化投资拉动和项目带动,抓好 “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抓好项目谋划,抓好产业招商;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入推动工业节能;推动新一轮民营经济腾飞,积极推动全民创业,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力度,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和加快推进两化融合。(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