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压力不轻松 质量安全待提高 肉食品行业今年面临九大任务
稿件来源:本报讯
2011年是 “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下,肉类行业应该按照今年中央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从实际情况出发,正确把握新的形势变化和特点,明确政策取向以及当前的任务。
问题不容忽视 目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通货膨胀压力,稳定物价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一项紧迫任务。尽管2010年我国肉类通涨贡献率负增长,但今年的价格上涨预期压力仍不可忽视。据分析,今年肉类价格上涨的压力,将会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生产成本推动。其中包括饲料等资源性产品价格上涨、劳动工资增加、防疫减灾支出加大等;二是市场需求拉动。目前,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3000美元,仅为日本的十分之一;城乡居民的肉类消费量还没有达到台湾地区人均70公斤的水平,增长潜力很大。客观地说,我国牛羊肉供应一直偏紧,肉类市场供求处于有限平衡的状态。随着我国人口总量的增长和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对肉类食品的市场需求必将持续扩大,特别是农民的肉类消费,还有较大增长的空间。从而拉动肉价上涨;三是投机资金搅动。许多基金和投资银行进行的投机活动,使粮价、肉价不再是单纯的商品价格,这可能成为粮价、肉价进一步上涨的动因。 在肉类食品加工中,某些生产者的经营行为已经突破了道德底线;随着成本不断上升、销价严格受控、盈利日渐微薄趋势的发展,如果企业生产经营行为缺乏必要的自律、标准和监管,类似于注水掺水掺假作弊的现象可能会日益加剧,从而滞阻实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目标。 在发展过程中,肉类行业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例如:肉食消费需求与日俱增,肉类供应能力稳步提高的难度明显加大;全国大约90%的屠宰厂 (场)还处于小规模、作坊式、手工或半机械屠宰的落后状态,在肉品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企业资金积累和技术更新投入不足,导致产品结构调整困难;我国肉类进口连续三年大于出口,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因此,针对当前形势的特点,肉类行业企业面临着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稳定物价抵御通胀、调整结构保障市场供应的任务。 转变方式九大任务 面对这些问题状况和严峻形势,2011年,肉类食品行业企业应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一)建立稳固的畜禽养殖基地 根据我国的自然资源条件和肉类加工工业发展的要求,以工业结构调整引导农牧业生产,促进畜禽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优质、专用、安全的畜禽养殖基地。鼓励和支持肉类加工企业通过 “公司+基地(包括畜禽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等不同的组织主体)”的经营管理模式,与农民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稳固的购销关系,保障畜禽产品的稳定供给,并逐步实现畜禽养殖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 (二)加快屠宰行业的工业化改造 根据我国畜禽产业的布局和肉类加工工业发展的要求,以畜禽养殖业和肉类加工工业的结构调整,促进屠宰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贯彻 《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加快淘汰落后的手工和半机械化屠宰场,为屠宰企业的工业化改造腾出市场空间;对符合定点屠宰设置规划的定点厂 (场),推动其就屠宰加工、肉品品质检验、冷藏运输、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等进行标准化改造,并建立肉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完成ISO9000认证;对具备较好基础的定点屠宰厂 (场),应引导其通过ISO22000和HACCP(危害分析及关键点控制)等认证,建立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为原料肉的质量安全提供技术和管理保障。上述原则同样适用于牛、羊、禽等动物的屠宰。 (三)实施肉类加工企业品牌战略 为尽快解决当前肉类产品同质化、单一化和低水平恶性竞争问题,要根据我国不同区域的消费需求和扩大对外出口的需要,在肉类加工中切实贯彻 “变大为小、变粗为精、变生为熟、变裸品为包装品、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方针,积极开发市场需求大、科技含量高的优质新产品,提高精、深加工产品的比重,优化产品结构。要加强名、优、特、新肉类食品的商标注册管理,积极培育和扶持知名商标。要充分利用 《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加大对知名商标知识产权的保护。要加强对优秀传统肉类食品资源的挖掘,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民族特色商标,提升我国传统肉类食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促进肉类加工企业技术进步 一是构建肉类加工工业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培育肉类食品科技人才队伍,重点突破一批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建设一批现代化示范生产线,形成若干技术创新能力强的肉类加工产业集群,为我国肉类加工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积极发展肉类加工装备制造业。重点开发大中型真空斩拌机、滚揉机和高速灌肠机等肉类深加工设备,开发冷鲜肉、中式传统肉制品、清真肉制品、低温肉制品、功能性肉制品、发酵肉制品加工设备以及蛋品分拣、包装、蛋液分离设备。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肉类加工工业。优化和监控生产过程,加速分类、切割、贴标、追溯和检验等各项工作流程,提高流程监控的自动化水平和透明度,降低生产成本。四是加快推广畜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推广病害畜禽及其非食用肉品的无害化处理技术;推广畜禽骨深加工、畜禽血制蛋白粉、畜禽肠衣制品及生化制品生产技术;推广冷加工、冷库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落实各项环保要求,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五)推进以保障肉品质量安全为核心的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建立以确保肉类产品质量安全、防范失信风险为核心的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大力推进以守法、履责、诚信为核心的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建立健全诚信内部核查、诚信风险信息收集评估、诚信危机处理和预警等项管理制度,结合已有的良好生产规范、全面质量管理、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ISO9001等管理体系,切实加强原料肉及其他原辅料进货管理、生产过程管理、产品检验管理、广告宣传管理、合同管理、产品追溯与召回管理。要通过建立企业诚信教育、失信因素识别、内部信息采集、自查自纠改进和失信惩戒公示等项机制,确保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落实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不断提升肉类加工企业的诚信经营能力和质量管理水平。 (六)建立肉类食品现代物流体系 一是鼓励企业建立肉类食品现代营销网络。推广代理制和连锁分销制方式,设立总代理、连锁直销店;利用信息化技术和供应链管理技术,推动肉类食品电子商务发展;开拓农村市场,建立符合农村市场特点的肉类食品营销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发展冷链物流配送体系。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冷库、冷藏运输设备等基础设施,建设肉品分割配送中心。支持对肉类食品专业批发市场进行标准化改造。三是支持技术和管理水平先进的肉类加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鼓励举办各种博览会、交流会,促进肉类禽蛋食品流通,推动国内外合作,发展出口业务,提升我国肉类食品的国际竞争力。 (七)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肉类产业集群 肉类食品行业是由饲料、养殖、屠宰、加工、包装、冷链物流以及机械装备、食品添加剂、调味品等相关领域构成的产业链条。要以肉类加工为主导,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建立有利于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和利用资源、充分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和各类污染物排放的绿色产业集群。 (八)健全肉类产业开放型经济体系 从肉类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开拓国际市场和扩大国内市场并举,努力促进肉类和禽蛋产品出口的稳步回升;继续做好利用外资工作,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实施 “走出去”战略,拓展肉类产业经济的发展空间,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协力共建和优势互补,不断健全开放型的肉类产业经济体系。 (九)加强改革的顶层设计,在肉类行业取得突破 按照中央部署,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要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当前,我国肉类行业的管理体制比较复杂,长期存在多头管理和管理错位、越位、缺位的问题。建议由国务院综合部门牵头,建立有各部门参加的统一协调决策机制,研究制定进一步促进肉类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并组织实施产业发展规划;研究建立畜禽养殖、屠宰加工、批发零售、餐饮消费等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的衔接机制,进一步理顺各部门的管理权限,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切实履行好政府主管部门职责。(中国肉类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