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供应偏紧国内轮胎企业无奈涨价
稿件来源:本报讯
进入2011年,轮胎行业喜忧参半:一方面,全球经济回暖、汽车销售增长,轮胎市场需求增长明显;另一方面,轮胎行业面临着原材料价格高涨、外资长驱直入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 2010年轮胎市场产销两旺 2010年,我国轮胎行业虽然遭遇美国轮胎特保案冲击等多重磨难,但整个行业在销售收入、产量、出口创汇等仍保持了较大增长,产品结构、出口格局调整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气象。据不完全统计,国内45家主要轮胎企业销售收入达到171.8亿元,同比增长23.5%;其中,41家企业销售收入增长或持平。杭州中策、三角集团及中国佳通三家企业,更是首次进入世界轮胎20亿美元俱乐部。 2010年,轮胎产品结构发生一定变化。子午胎产量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达19.6%;全钢载重胎产量同比增长21.4%,斜交胎产量与上年度基本持平。轮胎子午化率进一步提高,由2009年的83.6%上升至2010年的83.9%。 去年,我国轮胎出口强劲,出口价格、地理位置、产品结构等呈现新特点。其中,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6.4%,出口交货量同比增长18%;出口产品从中低档产品调整为中高档产品,出口价格向好;出口美国乘用车胎减少,但扩大了非洲、中东、俄罗斯等地区的轮胎出口市场,将美国轮胎特保案对我国轮胎行业影响降至较低程度。 据预测,进入2011年后,中国轮胎市场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市场规模约为80亿美元,占世界轮胎市场份额的9%。随着世界轮胎制造中心向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市场转移,预计未来几年中国轮胎制造行业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2010年收入增加利润大幅下滑 刚进入2011年,与汽车整车板块公司骄人的业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受累于橡胶价格的大幅上涨,轮胎类上市公司2010年业绩纷纷变脸。 从去年6月开始,上海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开始上涨,至去年10月突破3万元/吨。今年1月19日,橡胶价格一举突破4万元/吨的关口,最高时曾涨至43500元。虽然截至2月18日,上海天然橡胶价格收于41800元/吨,环比下跌2.8%,但却仍在4万元/吨以上的高位盘旋。 价格暴涨的后果是,轮胎生产企业亏损严重。由于橡胶成本占轮胎总生产成本比例约为50%,对于轮胎生产企业来说,橡胶价格是轮胎生产企业最敏感的环节之一,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盈利状况。根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统计,2010年1~11月我国轮胎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2%,亏损面达26%,而全行业亏损面已近50%。企业面临生产越多,亏损越严重的尴尬局面。 比业绩变脸更让企业们揪心的是,轮胎行业的寒冬还远远没有结束。有分析人士指出,从目前的情况看,2011年轮胎企业的日子恐怕还是不好过。因为外部宽松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继续泛滥,海外橡胶价格可能会继续拉升;而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进口国,橡胶的对外依存度已达到70%。此外,国内市场橡胶价格也与国际市场充分联动,因而今年轮胎企业的成本压力可能会更大。 2011年如何渡过寒冬 既然成本上涨的趋势短期内无法逆转,那么轮胎企业将如何挨过这个寒冬? 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日前召开的轮胎经济运行分析会上,包括风神轮胎、黔轮胎、玲珑轮胎在内的多家参会企业表示,为解决目前轮胎行业困境、平抑天然胶价格,国家应尽快向市场投放国储胶,同时尽快取消天然胶进口关税。 但业内人士表示,国家抛储橡胶虽然在短期内能够起到抑制国内胶价过快上涨的作用,可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国家橡胶抛储量有限,国内橡胶价格难以得到真正的抑制,轮胎企业仍然面临很大的成本压力。对于轮胎制造商来说,目前应对成本上涨最直接的方式有两种。 一是提高产品价格。进入2011年以来,全球跨国轮胎公司和国内轮胎企业基本上都再次制定了轮胎提价方案,幅度大多在5%~10%。在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如双钱、三角、杭橡、贵轮、风神、玲珑、华南等轮胎公司也再次上调内销轮胎价格5%~8%、外销轮胎价格6%左右。但是,基于之前轮胎涨价的预期,前期经销商纷纷提高库存量,轮胎生产企业的成本压力向下游经销商传递难度较大。且在汽车产业链中,国内零部件企业价格博弈的能力并不强。 二是伴随1月下旬工信部印发 《废旧轮胎综合利用指导意见》,要求建设和规范废旧轮胎回收体系,支持轮胎翻新业的发展。目前已有不少企业正在向轮胎翻新业务上悄然发力。 眼下,我国轮胎翻新率不足5%,且多布局在载重轮胎和巨型轮胎翻新,轿车轮胎翻新几乎是一片空白,而发达国家轮胎翻新比例在45%。由于翻新轮胎的使用率可达到新胎70%~75%,且轮胎翻新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对冲成本压力,因而极可能成为轮胎生产企业新的生财之路与角力点。(李永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