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限购当属临时性措施
稿件来源:本报讯
近一段时间,全社会都在热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在阐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突出强调了扩大内需的重要性。那么,反观北京市执行的汽车限购政策,显然是对消费的约束,与扩大内需的方针是相悖的。 多年来,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低于GDP增长水平;同时,由于我国居民基本保障系统 (如医疗、住房、教育等)不健全,本来不高的居民收入转变成了存款,因此宏观层面表现为居民存款不断扩大,消费增速较慢。我国经济增长形式表现为,政府对基建投入的规模不断增加,以投入拉动经济;企业不断将利润投入生产,银行则用居民存款对政府项目和企业项目给予支持,形成了强大的出口能力。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使百姓的幸福指数提高,同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给我国在国际上带来了大量的经济摩擦。因此, 《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强调了改善人民生活,使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保持同步,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可见,中央抓住了我国经济所存在问题的要点。一旦居民收入提高了、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了、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保障问题解决了,那么巨大的银行存款将转变为消费,巨大的消费将推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而在新一轮的消费高潮中,汽车一定是最重要的消费品。从法律的角度讲,购车是公民的权利,地方政府没有理由限制百姓行使自己购车的权利。摇号限购与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相悖,与法律的基本原则相悖。因此,摇号限购政策只能是一种临时性的限制措施,汽车的自由消费既符合中央政策的精神,又顺应民心。 从汽车产业在宏观经济中的战略地位讲,汽车由于产业链非常长,涉及到50多个相关产业,限购汽车显然也限制了相关产业的增长。在就业方面,每个汽车制造工人的上游有11个就业岗位,限制了汽车的增长等于限制了就业的扩大。从环保角度讲,限购等于限制了老旧汽车的更新速度,不利于大城市环境的改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 “大力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如果限购,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如何发展? 至于城市拥堵,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从贫穷走向富裕过程中必然遇到的问题。拥堵并非不可解决,各国都有不同的解决办法。值得注意的是,由消费增长带来的与政策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各级政府必须有应对预案。很多比我国人口密度大的国家都没有限制购买,难道中国就没有解决办法? 虽然,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并非一蹴而就,可一旦百姓感受到生活有稳定的保障,消费能量将很快释放。在这段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做好面向未来的城市交通建设,应对汽车保有量的激增。政策调整的核心是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要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数;而汽车生活是众多中国家庭的梦想,阻止百姓实现梦想是违背民心的。各地方限购汽车的政策思维,当属计划经济的思想方式在市场经济中的再次闪现。因此,各大城市以 “治堵”为名限制公民购车的政策,将是一时的限制措施,不可能成为一种长期政策。(本报记者 管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