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行动”提速 产业链协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近日,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IPE)在北京发布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和供应链气候行动CATI指数年度报告,显示中外领跑企业绿色采购要求,已推动供应链排放下降,但应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挑战,还须更多行业龙头加强与上游供应链协同减排。 2024年度CITI和CATI指数评价覆盖23个行业的780家中外企业,Indi-tex、阿迪达斯、LeviStrauss&Co.、耐克和彪马领跑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阿迪达斯、富士康、彪马、立讯精密和苹果分列供应链气候行动CATI指数前五名。戴尔、Primark、思科等品牌也进入两个指数的前十名。 在大中华区企业中,鹏鼎控股、安踏体育、华为、联想集团、李宁、隆基绿能、维他奶、科森科技、吉利汽车、恒隆地产、华硕等也跻身第一方阵。 多方协同推动绿色供应链减污降碳 工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占总排放的24%,其减碳作用和进展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至关重要,不管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向可再生能源过渡,还是采用循环经济策略都非常重要。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绿色贸易与投资专委会荣誉主任委员、亚洲开发银行合规委员会前主席、原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司长唐丁丁表示,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新时代党治国理政新理念新实践的重要标志,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内在要求。 唐丁丁认为,《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绿色供应链,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转型。供应链在推动中国绿色低碳转型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开展气候行动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戴彦德表示,应对气候变化表象是环境问题,核心是能源问题,根本上是发展问题。 CITI的绿色增长指数报告,应对气候变化的气候行动指数报告,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和供应链气候行动CATI指数年度报告的发布对全社会来说意义重大,报告要展示头部企业在这个领域里面究竟做了什么,来展示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希望各层面在绿色供应链领域、气候行动领域中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 伯尔基金会首席代表亚瑞表示,工业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占总排放的24%,其减碳的作用和进展在实现双碳目标方面至关重要,不管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向可再生能源过渡,还是采用循环经济策略都非常重要。 “在过去七年的合作当中,我们见证了一个系统的优化和持续的发展,现在仍然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工业部门采取有意义的气候行动,并建立稳健的企业气候治理模式。”亚瑞表示。 作为专门从事国际产业合作的机构,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以下简称 “国合中心”)致力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化发展水平。2023年,国合中心发起 “绿色供应链服务企业行”活动,帮助企业构建和完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形成供应链上大中小企业协同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模式。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国际合作处处长、研究员,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副秘书长毛涛表示,国家对绿色供应链的高度重视,绿色和低碳的融合进一步加强。 “十三五”期间,中国已经开始实施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相关政策。进入“十四五”时期,这些政策得到了延续和加强,例如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和 《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都提出了企业构建绿色供应链的相关要求。 “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行动态管理,如果企业在绿色供应链管理工作中表现不佳,可能会从国家级示范名单中被移除。这一点在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3年度绿色制造名单及试点推行 “企业绿码”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有所体现,其中提到了对绿色制造名单的动态调整。”毛涛表示。 对于当前存在的问题,毛涛表示,现在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比较少,怎么协同减污降碳,标准化体系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至少给企业提供参照的模式。 “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没有说哪个更好,对一个企业来说只有适不适应,有没有找到关键的污染物和碳排放的点,有没有推动相关工作。”在毛涛看来。 此外,毛涛认为,减污降碳还缺乏一定的同步性,信息公开不是特别充分。国家已经出台了很多政策,也在推动大企业进行信息公开,但在中小企业层面还有非常大的缺憾。 因此,毛涛建议,第一,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包括数据库建设。第二,进行帮扶引导,政府出台政策,通过示范项目和行业协会、第三方NGO组织等发挥作用;第三,强化相关信息公开。一方面,通过政策出台促进信息公开;另一方面是通过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推动上游中小企业做更广泛的信息公开。 中外企业气候行动提速 面对严峻的气候形势,中外企业气候行动提速,公开披露气候承诺、组织及产品碳足迹、全价值链气候目标的企业数量显著增加。 记者了解到,这是公众环境研究中心 (IPE)连续十一年发布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年度报告,也是连续七年开展供应链气候行动指数年度评价。2014年,IPE首次发布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并连续十年开展评价,见证多方合力推动在华供应链减排,为环境质量的显著改善做出贡献。 2024年度CITI评价显示,更多中外企业将环境管理向供应链上游拓展,激励供应商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降低环境影响和碳足迹。一批行业核心供应商,包括富士康、立讯精密、鹏鼎控股、科森科技、舍弗勒、申洲国际、德司达、利丰、晶苑国际,建立足以比肩领跑品牌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带动自身产业链协同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为评价企业应对严峻的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环境污染 “三重地球危机”的表现,IPE在本期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中纳入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污染物管控、塑料污染治理等指标,并计划逐步细化和扩展。 本期评价显示,七成企业披露了化学品使用、水资源或其他自然资源使用、污染物排放、包装与塑料使用等信息;其中一些领先企业将数据披露的范围拓展至价值链,并公开承诺减少水资源消耗、预防和减少废弃物产生、回收利用废弃物、降低原生塑料用量等。 面对严峻的气候形势,中外企业气候行动提速,公开披露气候承诺、组织及产品碳足迹、全价值链气候目标的企业数量显著增加。其中,披露范围1&2(自身运营)和范围3(价值链)温室气体排放的企业数量较2023年评价期分别同比增长13%和15%。包括光伏、新能源车、锂电池“新三样”在内的20个行业的127家企业测算并披露其主要产品的碳足迹数据。 工厂级碳数据核算和披露,对推动品牌落实供应链减排有着重要意义。在阿迪达斯、富士康、彪马、立讯精密、思科、戴尔、耐克等企业积极推动下,2836家供应商通过蔚蓝地图网站披露碳排放数据。数量较2023年评价期同比增长27.5%,年度披露总量为550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苹果、三星等企业在供应商行为准则等公开的书面文件中,明确提出供应商工厂级碳核算和碳管理的要求。 在中外品牌的推动下,890家供应商设定绝对减排目标,同比增长37.6%,承诺减排量总计约64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超过2023年承诺减排量的2倍,显示出更多供应商在链主企业的带动下提升温室气体减排雄心。 本期评价发现,中外领跑企业的上述推动,已开始转化为供应商的实际减排。从连续两年披露碳数据的1590家供应商分析显示,其碳排放总量下降502万吨。在供应商诸多减排措施中,清洁能源替代占比最高,显示中国可再生能源规模的大幅提升,对供应链脱碳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据介绍,本评价期内,在能源基金会支持下,IPE开发了具有行业针对性的汽车行业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并开展了汽车-钢铝产业链协同减碳研究。通过对比51家中外车企的气候行动表现,结合各主流车型的产品碳足迹分析,评价报告认为,汽车产业在低碳转型的同时,有需要也有必要重点关注钢铁和铝冶炼等原材料生产制造阶段的碳排放,激励和带动钢铁和铝冶炼产业链协同落实节能减排措施,降低钢铁和铝冶炼等原材料生产环节的碳排放。 尽管如此,多数参评企业在气候行动CATI指数评价中的得分仍然偏低,多家明确做出范围3碳中和承诺的企业尚未有效开展供应链减排行动,特别是汽车、建筑等产业的绿色采购规模,还不足以带动上游钢铁、铝材等碳密集行业加速脱碳。 在这个评价期内,气候科学家发出清晰警报,更多事关地球家园的边界 (planetaryboundaries)正面临被突破风险。评价报告建议,企业增强紧迫感,借鉴领跑企业的最佳实践,加强环境信息和碳数据披露,激励和带动供应链减排。报告同时建议,企业关注自身和供应链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有毒化学品和新污染物管控、塑料污染治理等方面的表现,将上述议题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 评价报告还建议,社会各界更多关注企业绿色供应链表现,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基于数据开展科学评价,构建约束激励机制,压实各行业龙头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责任,以技术创新、数字科技和绿色金融赋能供应商绿色低碳转型,共同建设环境和气候友好、生态可持续的全球供应链,合力保护地球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