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会场外多国国旗飘扬。 (中新社记者 贾天勇 摄)
■ 中国工业报记者 曹雅丽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一方搭台,全球共享”。在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一场全球性的盛会——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以下简称 “进博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本届进博会的主题是 “新时代、共享未来”,向中国、向世界、更向未来。
同期举办的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发布了旗舰报告 《世界开放报告2024》(以下简称 《报告》),以及最新的 “世界开放指数”。《报告》认为,世界开放趋势与现状堪忧。但其中“中国开放实践”部分显示,新时代中国的高水平开放,在开放领域、开放重点、开放节奏、开放空间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成绩。
连续7年如期举办进博会,是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与世界之约的坚定承诺。在全球化遭遇逆流、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中国以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之姿,凝聚广泛共识与合力,携手各国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创光明美好未来。
合作共赢 新机遇惠及全球
每年的进博会都呈现出新的亮点和变化,不变的是持续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这种开放不仅是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更是思想、文化和知识的交流。
作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七年来,进博会“朋友圈”持续扩大,“成绩单”越发亮眼,凸显了中国扩大开放的重信守诺。
商务部数据显示,前六届进博会累计意向成交额超过4200亿美元,累计组织1130多家外资企业和投促机构赴各地开展精准对接,不少展商在中国开设新门店、新工厂、新研发中心。这些数字,彰显了进博会在推动国际贸易、促进技术创新方面的显著作用,进博会依托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持续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的生动 “故事”不断涌现。
记者了解到,前6届进博会已有近2500项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亮相,科技创新的“进博效能”辐射全球。第七届进博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展品首发首展,涵盖高端装备、新材料、海洋工程装备、生物技术、先进农业技术等诸多科技前沿领域。中国馆的展品也立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未来网络、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多个前沿科技领域。
一组数字见证第七届进博会的开放新高度:今年进博会,展览展示面积超过42万平方米,有15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和企业展;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创历史新高,186家企业和机构成为七届 “全勤生”;中国馆以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谋世界发展繁荣”为主题,向外界传递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新成果。
本届进博会延续六大展区设置的同时,也引入了新的元素。汽车展区策展创新,集中汇聚了一批低空经济、无人驾驶、新型储能等领域的展商,集中展示未来出行的关键要素;还有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展品进行首发首展,范围涵盖高端装备、新材料等诸多科技前沿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聚焦科技、工业、环保三大主题,科技主题区首次设立新材料专区,进一步完善集成电路专区产业链,升级人工智能体验区;工业主题区将突出工业领域上游系统、基础设备,中游工控系统自动化集成、解决方案,下游终端应用等三个领域;环保主题区展品范围覆盖新能源、水处理、环保技术等,全球四大水处理企业齐聚第七届进博会。
推动 “展品变商品,展商变投资商”,进博会带来的一系列溢出效应,也让搭乘进博 “快车”的企业跑出了 “加速度”。
据了解,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瞄准前沿革新技术和先进机械设备,在本届进博会上加大了高端装备、进口整车、优质农产品、大宗商品等采购力度。
“我们通过进博会加强 ‘走出去’‘引进来’,以实际行动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深化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国机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周开荃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说。
“伊利作为连续7次参加进博会的 ‘全勤生’,一方面,积极构建乳业开放新格局,借助进博会平台参与构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拓展开放包容的全球健康生态圈,提升全球品牌竞争力;另一方面,伊利坚持探寻共赢新机遇,在 ‘全球织网’国际化战略下,坚持全球化思维和本土化经营,与全球合作伙伴开展友好合作,推动中国乳业深度融入全球乳业体系,为全球乳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刘春喜告诉中国工业报记者。
此外,作为中国的快递物流头部企业之一,圆通第五次亮相进博会服务贸易展区。圆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展会,圆通紧抓物流痛点,着重推出跨境电商物流服务。目前,圆通已持续落地超50条跨境电商物流专线,逐步覆盖亚、欧、美、澳等重点国家及地区。圆通将构建起一座连接世界的物流桥梁,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
每年的进博会都呈现出新的亮点和变化,不变的是持续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平台。
这种开放不仅是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更是思想、文化和知识的交流。它意味着中国愿意在尊重各国差异的基础上,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不仅促进了自身的经济转型升级,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力。
扩大高水平开放 深度融入世界
中国的高水平开放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中国通过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为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完善全球治理的推动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当今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全球和平和发展事业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越要坚持开放、扩大开放、提升开放,推动持久的和平稳定、发展繁荣。
《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球价值链虽受种种冲击,但仍保持总体扩张趋势。“2022年全球出口的境外增加值率达24%的历史高点,”表明经济全球化并未发生根本逆转。根据 《报告》,2023年世界开放指数预估为0.7542,同比下降0.12%,比2019年下降0.38%,比2008年下降5.43%,世界开放趋势与现状堪忧。
开放环境寒意渐浓。世界开放面临的矛盾问题、风险挑战依然存在甚至加剧。《报告》指出,2020年至2023年,全球贸易干预措施数量保持在4700项以上,显著高于2020年之前的水平。世贸组织模型预测,如世界陷入全面政治竞争的最坏情况,全球平均收入将下降5%,平均贸易额将下降13%。
另据该报告团队对全球受访者的问卷调查,受访者认为,导致世界开放收紧的主要消极因素有 “国际地缘冲突扩大”,以及 “国家安全概念泛化”“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霸凌措施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指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成效显著,2008年至2023年,中国开放指数从0.6789升至0.7596,提高11.89%,升幅位居全球前列;2023年,中国开放指数在129个经济体中排名第38位,比2022年提升1位。
“在2023年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今年的 《报告》侧重从改革的视角对中国的开放实践进行总结。”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负责人曲维玺在5日举行的《世界开放报告2024》发布暨国际研讨会上表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中国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共赢,在融入世界与发展自我中实现互利共赢。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代表兼战略规划、方案和政策总司执行干事乌加兹·埃斯特拉达表示,《报告》指出,数字化和能源转型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崭新驱动力,这种趋势为全球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也为工业发展和国际合作开辟了新途径。
《报告》认为,世界服务业仍在波折中扩大开放;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在推进国际创新开放合作;全球南方崛起,支持世界扩大开放的力量上升。
据了解,2012年以来,中国以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探索与先行先试力度,进一步改革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优化政府管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世界开放报告2023》曾提到,中国开放与世界开放良性互动,是合意开放最优的开放度的范例。《报告》认为,新时代中国的高水平开放,在开放领域、开放重点、开放节奏、开放空间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与之相应的,中国的深层次改革始终与自身开放能力相适应,通过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凝聚起对开放与改革的共识,在实现风险可控的同时,探索出更多适合本国现代化发展需要的实践经验。
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的高水平开放也推动了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中国通过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不断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为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完善全球治理的推动者、参与者和贡献者。
《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2023/2024年度全国商业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是新加坡企业进驻的三大国家之一,也是新加坡企业计划在亚洲拓展业务的三大目的地之一,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新加坡企业海外业务目前仍保持稳定,尤其是在中国市场。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执行总裁郭柄汛表示,中国持续的改革和吸引外资举措,进一步激发了新加坡企业参与进博会的热情,进博会已成为新加坡企业拓展中国市场的重要平台。
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与交流,更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注入强劲动力,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也为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提供了广阔舞台。
共促发展 新成果全球共享
作为推动开放合作的倡导者和行动派,中国一系列扩大进口、放宽市场准入的开放举措持续释放经济活力,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今年是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三周年,“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既是中方倡议的价值追求,也是进博会以开放促进共同发展的应有之义。
“展品变商品”“商品变爆品”“展商变投资商”“头回客变回头客”……众多新老朋友将进博会作为展示商品、开拓市场、增进交流、实现价值的大舞台,用精彩纷呈的“进博故事”为开放中国增添生动活力。
“外资加码看好中国”继续成为本届进博会热议和讨论的话题之一。不少外资企业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和对华投资前景,未来将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展业。
斯里兰卡全国商会副主席卡温达·拉贾帕克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当前保护主义抬头和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背景下,中国以开放举措推动真正的多边主义和经济全球化,令全球获益。
太古中国区主席蒋意达是本届进博会的 “新朋友”,她说:“当下,推动中国经济稳中向好、保持增长的积极因素在不断积累,包括进一步释放的内需潜力、更加积极的市场预期等,为我们在中国市场的长期投资注入了信心与动力。”
作为连续七年打卡进博会的“全勤生”,松下带着新目标、新产品、新技术,聚焦新质生产力,让“新”风拂过 “四叶草”。松下控股株式会社全球副总裁、集团中国东北亚总代表本间哲朗介绍,松下业务内容始终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松下大力发展立足本土的创新,在中国以健康智能住空间、移动出行、智能制造为三大支柱事业,从 “生活空间”和 “环境”两个维度,围绕 “关护无界 身心如悦”和 “绿智造 创未来”两个口号,为解决中国社会课题、助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 “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我们是七届进博会的 ‘全勤生’。”刚就任新一届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总会长的吴逸平对媒体说:“进博会集中了全世界的优秀产品,今年除了要办好进博会展馆并与友好商协会交流外,自己还要好好转转展馆,可能不经意间就会发现商机”。
今年进博会为37个最不发达国家提供120多个免费展位,并扩容非洲产品专区,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谋发展。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
增设中国 (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连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面生效、推动共建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为推动开放合作的倡导者和行动派,中国一系列扩大进口、放宽市场准入的开放举措持续释放经济活力,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以负责任大国担当更好提供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服务,坚定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推动全球南方现代化建设,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国人民……中国始终以实际行动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今年是全球发展倡议提出三周年,“不让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掉队”,既是中方倡议的价值追求,也是进博会以开放促进共同发展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