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我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 娜
六十年风云际会,一甲子辉煌征程!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
10月15日,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之际,“弘扬 ‘两弹一星’精神 挺起民族脊梁——大国底气从核来·探访东方的巨响”品牌活动在京举办,共同见证电影 《横空出世》在中国电影资料馆重映。
中核集团公司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潘建明表示,重映 《横空出世》,是为了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 “两弹一星”精神的伟大力量,进一步弘扬 “两弹一星”精神,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爱国热情和工作干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横空出世》重映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第一颗氢弹、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相继横空出世,实现了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一次伟大飞跃,奠定了国家安全基石,挺起了民族脊梁。
现场,随着 《横空出世》经典片段的播放,观众被带入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1955年1月15日,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作出发展中国原子能事业的伟大决策,中国核工业由此创建。
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把汗水和热血洒在茫茫戈壁上,创造了 “两弹一星”的奇迹,孕育形成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第一颗氢弹、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相继横空出世,实现了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一次伟大飞跃,奠定了国家安全基石,挺起了民族脊梁。
影片中,一群胸怀赤子之心的中华儿女,以国家崛起为己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最终在荒凉的戈壁滩上铸就了一座震惊世界的丰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让不少观众深受触动。
“中国核工业作为 ‘两弹一星’精神的孕育源头之一,在传承、弘扬伟大精神具体实践中有着独特优势和丰富资源。作为国家核科技工业的主体,中核集团肩负着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使命,将充分发挥完整核工业体系优势,积极构建 ‘强核心、大协作’协同创新体系,持续大力推进核工业自主创新。”潘建明表示。在座谈交流环节,核工业老一辈工作者、电影主创人员、行业学会协会专家以及中核集团青年优秀人才,分别分享了他们与核工业的故事,阐释了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理解和感悟,表达了对老一辈核工业人的崇敬之情。
中国科学院院士、核物理学家张焕乔,是中国核物理领域的杰出代表,在核数据测量、核物理实验研究以及核工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卓越工作,不仅推动了中国核武器的发展,更是助力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的重要力量。“未来创新是首要的,特别是在基础研究上,使得我们核科学能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张焕乔寄语。
核工业功勋代表,原二二一厂最后一任厂长王菁珩,在金银滩草原兢兢业业工作了33年,参与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地下核实验等科学攻关工作。“二二一厂是 ‘两弹一星’的发源地之一。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艰苦奋斗,勇于登攀,使我国登上了核武器的舞台。”王菁珩表示, “核工业作为主体力量,要胸怀国之大器,牢记使命担当,加快推进核能 ‘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 ‘三步走’国家战略,书写新时代激情燃烧岁月的新篇章。”
观影活动上,“纪念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庆祝核工业创建70周年”系列活动主题标识发布。
据悉,“60·70”系列活动主题标识设计从中国核工业的70年历程出发,以昂扬向上的姿态彰显新时代中核人 “强核报国 创新奉献”的精气神和中国核工业腾飞的发展态势,寓意中国核工业作为国家安全重要基石,为中华民族挺起脊梁,始终在捍卫大国地位与保障世界和平发展方面贡献力量。
标识整体构型以数字 “70”为主体,代表核工业创建70周年;数字“6”与原子弹作为基底,代表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的重要节点;朝向东方展翅腾飞的和平鸽象征中国核工业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是 “核·和”理念的最终表达。
强核报国正当时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雪域高原到戈壁荒滩,新时代核工业人践行着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庄严承诺。这其中有一群人,带着核电建设的先进经验,在戈壁大漠上开始了新的征程,创造了重大工程的新业绩,书写着传承弘扬 “两弹一星”精神的新时代篇章。
20世纪70年代,世界出现石油危机,一些核能先进国家早已进入核电开发高潮,而我国仍高度依赖化石能源。彼时,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因缺电问题突出,工厂 “开三停四”成为常态,新办工厂甚至不敢开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实现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核工业也迎来了战略调整。中国核工业全面贯彻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以保军转民为核心内容,将改革脱困、核电建设摆到重要而突出的位置,核电产业逐步崛起。
如今,漫步在秦山核电站核反应堆正对面的山麓上,会看到一块刻着 “秦山春晓”4个大字的石碑。山峦之上,错落有致的高压铁塔架起粗大的电线,将绿色核电源源不断地汇入华东电网,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贡献着不竭的能源。1985年3月,秦山核电站工程正式开工,历时81个月的建设,1991年12月15日,秦山30万千瓦核电机组成功并网发电,结束了中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实现中国核电技术重大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核工业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期。新时代的中国核工业以新理念全方位构建新格局,正在实现从核大国到核强国的跨越发展。
2021年1月30日,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站5号机组正式开始商业运行。3年过去,“华龙”后续机型的研发稳步推进,中国核电事业正朝着更高目标稳步迈进。
从东南沿海到西北边陲,从雪域高原到戈壁荒滩,新时代核工业人践行着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庄严承诺。这其中有一群人,带着核电建设的先进经验,在戈壁大漠上开始了新的征程,创造了重大工程的新业绩,书写着传承弘扬 “两弹一星”精神的新时代篇章。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研发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个核电型号,是几代中国核工业人的梦想。经过几代人的努力,2015年5月7日,中国自主三代核电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在福建福清开工。“华龙一号”首堆设备国产化率达88%,实现了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堆内构件等关键设备在内的411台设备的国产化,并获得700余件专利、120余项软件著作权,实现核电技术与设备的独立自主。
在目前批量化建设阶段,“华龙一号”相关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6%,带动上下游产业链5300多家企业。一台“华龙一号”机组每年发电约100亿千瓦时,能够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年度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
2023年2月,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 “华龙一号”的巴基斯坦卡拉奇K-2/K-3两台核电机组正式交付巴方。这是 “华龙一号”海外首个项目全面建成投产,充分展示了 “华龙一号”技术的先进性。2024年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江苏徐圩一期工程等5个核电项目。至此,“华龙一号” 国内外在运在建机组总数达到33台,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
今天,四代核能以其固有安全性高、可持续发展、经济性好等革命性优势向人们展示着核能全新的维度。快堆是世界上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的主力堆型,能够有效衔接热堆和聚变堆,可使铀资源可利用率提高60倍,资源可利用时间从百年尺度提升到千年尺度,是我国核能热堆一快堆一聚变堆 “三步走”战略的关键一步。投身快堆研发50多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一辈子坚定 “快堆是国家需要的”信念,择一事,终一生。2014年12月18日,中国实验快堆首次满功率并稳定运行72小时,标志我国全面掌握快堆核心技术。徐銤也引领了一批科技人才进入一体化快堆核能系统研发领域,为核能“三步走”战略的实现提供强大人才支撑。
可控核聚变又称 “人造太阳”,是未来能源的重要方向,被认为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 “终极答案”。2023年8月25日,新一代人造太阳 “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突破关键技术难题,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装置运行纪录,是我国核聚变能开发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向高性能核聚子体运行迈出重要一步。
除了研究千年能源、终极能源,中国核工业人还致力于追求核能的“永续发展”和 “永久安全”。在我国绿色铀矿大基地蒙其古尔铀矿生产现场,全数字化的原地浸出采铀工艺正在分秒不停生产着被誉为 “核电粮食”的铀。今年,我国规模最大天然铀产能项目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开工建设。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两弹一星”精神这束光,将永远激励中国核工业人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