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算”为“用”服务 “超智融合”渐成趋势
■ 中国工业报 耿鹏飞 人工智能既是新质生产力,也是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关键驱动力,正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 当下,人工智能正成为算力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随着人工智能与各行业融合的深入,超算、智算、“超智融合”、超算互联网作为算力建设组成部分,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走深向实的重要力量。 日前,2024中国算力大会“超智融合 新质赋能”超算互联网分论坛在郑州举办。会上,国家超算互联网与郑庆哈城市算力网正式互联互通,超算互联网全国标准体系建设也宣布正式启动。 “超智融合”成为算力发展新趋势 算力作为 “新基建”重要内容登上时代舞台,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算力指数每提高一个点,数字经济和GDP分别增长千分之3.6和千分之1.7。算力每投入一元,将带动三到四元GDP的增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 “建设和运营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促进数据共享”的战略部署,这预示着数据产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迅猛。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83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达246EFLOPS(2460万亿次浮点运算),位居世界前列,算力产业发展不断提质、增效、向新。 据了解,算力中的高性能算力分为尖端超算、通用超算、业务计算和人工智能计算。智算主要是以人工智能为主的超算服务。我国超算服务规模逐年迅速攀升,预计2025年接近500亿元。 人工智能是目前算力增长最主要的驱动力。根据 《中国综合算力指数报告 (2024)》,2003-2023年的20年间,智能算力需求增长百亿倍。截至2023年底,我国智能算力规模超过76EFLOPS(FP32),同比增长65%。 总体来看,智算需求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是数字产业化,二是产业数字化。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数据,截至今年6月,工业、教育、医疗、能源等多个领域的算力应用项目超过了1.3万个,有力支撑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然而,传统的智算更多是图形图像等数据的处理,超算则是算法驱动。大模型的应用,使计算正朝着精度更高、工作量更大的场景发展。因此,传统模式出现掣肘, “超智融合”水到渠成。 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说,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生产力,人工智能是驱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新范式,多元融合的智能超算是未来算力基础设施的基石,“超智融合”是接下来的重要趋势。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润生指出:相比国际顶尖水平,我国高端人工智能算力设施在性能上仍有一定差距,而抓住 “超智融合”发展机遇,将有助于我们追赶目标。 中国智能计算产业联盟、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3日联合在武汉发布国内首部 “超智融合研究报告”——《2024中国算力发展研究报告之超智融合技术路线与趋势》同样指出,算力赋能人工智能的关键在于超算、智算基础设施融合演进。“超智融合”作为计算技术演进的里程碑,标志着从通用计算主导传统科学计算,过渡到异构、通用计算融合的新时代。 超算互联网进入新阶段 要进一步推动 “超智融合”赋能更多场景,算力、算网、应用、生态的紧密连接与健康发展都必不可缺。超算互联网是一个生动实践。 国家超算互联网是超算、智算基础设施融合演变的重要依托,该平台通过链接全国的超算、智算基础设施,汇聚全国各个算力中心的异构算力资源,可以让多个超算中心、智算中心之间形成更加紧密地耦合,更高效快速地共同解决大型复杂计算难题。 在科学技术部部署下,2023年国家超算互联网建设正式启动,今年4月,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正式上线。事实上,早在2021年,超算互联网就开启了算力网一体化的对外服务。 据悉,超算互联网的建设目标是“三张网”:一是算力数据中心的算力传输网;二是一体化的算力调度网;三是算力生态协作网。具体而言,一是建立超算互联网平台,底层连接不同架构的算力中心,上层连接不同软件和用户;二是建立类电商的算力应用商城,各类服务商在平台上为用户共同提供服务;三是构建超算互联网的应用和服务体系。 平台上线以来,已连接算力产业上游280余家各类应用服务商、下游100余个行业软件生态企业,上线6000余款算力商品,面向100多个行业提供1000多个应用场景,已服务用户超10万,推动算力引擎赋能千行百业。 9月28日,郑庆哈城市算力网与国家超算互联网正式互联互通,这意味着超算互联网发展进入新阶段。郑庆哈城市算力网于2023年2月,由郑州市和甘肃庆阳、新疆哈密联合共建,目标是构建省辖市内1毫秒,郑州到庆阳5毫秒,郑州到哈密20毫秒的三级算力试验区,联动西北、辐射东南,打造 “东数西算”非枢纽节点城市样板。 对此,曹振南指出,算力本身要发挥价值,必须要把它用好、用起来。建设超算互联网的最终目的,是降低超算门槛,希望让 “算”为 “用”服务。 然而,算力基础设施的现状是 “不好用、不会用、门槛高”。郑州高新区管委会三级调研员牛道乐表示,郑州市高新产业开发区有37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00多家省级创新平台,800多家市级创新平台,但真正用算力解决主要问题的,占比并不高。要改变这个现状,就要建算力网。 郑庆哈城市算力网与国家超算互联网正式互联互通,标志着算力网资源整合、技术创新服务优化等方面要开展深度合作。 “未来,在郑州高新区99平方公里之内,让企业实现算力自由、存力自由、流量自由。”牛道乐说。 构建标准体系引领技术变革 在行业专家看来,“大模型实际上是一个平台,一个普适的工具”。它实现了多模态的融合,未来各种各样专业的模型一定会深入到所有行业,推动与智能计算的紧密结合。 以河南省为例,全省经济总量在全国排第五,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工业体系比较完备,各细分领域面临转型升级难题,人工智能应用需求强劲,应用场景多样,市场空间非常大。在郑州高新区,建立了河南省大模型赋能创新中心,为千行百业提供服务。 如今,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为 “超智融合”的深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不过,专家指出,大模型对互联互通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如何优化通信,提升新一代 “超智融合”的性能,是关键的挑战。 同时,“标准体系的构建至关重要”,曹振南指出,超算互联网要搭建应用和服务体系,服务和运营团队包括商业模式、生态、标准等。 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 (智能计算)副秘书长乔波认为,对于新兴技术领域,标准更应该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引领产业和技术的进步和变革。超算互联网的相关标准能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但更重要的是指导产业避免低质量的重复劳动、无序竞争,引领产业高质量的发展。 据悉,超算互联网标准体系正在紧锣密鼓的构建中,目前已经正式研发了7项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