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农机展:智能化落地助推农机高质量发展
■ 中国工业报记者 徐如玉 作为农机出口大省,2023年,湖南省农机产品出口4.58亿元,同比增长11.21%,是 “农机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湘产农机产品遍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湘产碾米机、小型收割机、履带拖拉机深受国内市场和 “一带一路”国家青睐。 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为 “国际农机展”)作为亚洲最大、世界前五的农业机械类展会,第一次跨过长江,并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近日,中国工业报记者在展会前夕采访国际农机展主办方之一——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有关人士,对本届国际农机展的策展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 智能元素全方位赋能农业机械 本届展会由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主办,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商务厅协办,据了解,促进农机高质量发展、推动智能元素赋能农机、助力智慧农业生态圈构建是国际农机展的办展方向。 作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中国国际农机展紧跟时代发展。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农业农村部大力协同、加强配合,充分发挥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协调推进机制作用,聚焦大型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以及智能化等领域的农机装备短板,扎实开展攻关,重点地区农机装备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产业链韧性进一步增强,农机装备正加快向 “大中小型兼备、绿色高效智能一体”迈进。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都对推进智慧农业、智能农机发展作出部署,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预测,一场以智慧农业、智慧植保、绿色种植为风向标的农业智能革命已经到来。 “与往年不同,随着智能农机产品多年的研究到落地,今年有更多的成果成功市场化,因此今年展会将更完美地展示出智慧农业、智能农机多场景应用。”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秘书长崔巍说。 去年湖南省政府制定 《补齐农机装备短板 打造智慧智能农机产业链发展高地的若干措施》,启动实施 “百亿强机工程”,未来三年每年推动投资100亿元用于农机产业发展。湖南省抓好农机制造产业集群建设,将培育一批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特色化、智慧化、高端化发展,加大农机社会化服务支持力度,积极推广运用先进农机具,全力做强农机产业链。据了解,到2025年,湖南省农机装备产业营业收入将达到330亿元,智能农机占比超过50%。 本届展会除传统的以智慧农机化为主题的展区外,今年特设湖南省农机企业专区,智慧农业与智能农机专区,新材料、新能源专区, “强弱项、补短板”专区, “一大一小”成果专区,工厂化育秧设备、设施农业专区等。 展会期间,除按惯例举办中国智慧农业大会、中国牧场大会等会议外,还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农业前沿科技、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等,组织农业农村部门同志召开会议,组织农业农机相关院士、专家学者举行论坛研讨。 首次移师长江以南 截至目前,国际农机展已有2600多家中外展商报名参展,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这与本届展会的举办地点息息相关。今年,国际农机展首次移师长江以南的城市举办,南方耕种场景更多更加全面地展现在展会中——不仅适用于北方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参展热情丝毫不减,众多适用于南方省份丘陵山区地貌特点的机械设备生产厂家也十分积极。 丘陵山区岗丘交错的地貌塑造了迷人的自然风光,但也给农业现代化发展带来困扰。困在何处?在于机械上不了山、农机入不了地。受先天条件限制,在丘陵地貌中农机难以施展身手,机械化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数据显示,丘陵山区省份的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仅为53.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20个百分点。 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南省坚持在建设农业强省与制造强省上同步发力,加快补齐丘陵山区农机化短板。2023年,湖南省全省农机装备总动力达6840.15万千瓦,居全国第6位;全省农机工业总产值达290亿元。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有较快增长,其 中 水 稻 、 油 菜 分 别 达 到83.46%、69.22%。作为丘陵山区占比较大的省份,湖南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难能可贵。 据了解,本届展会,将通过丘陵山区机械专区、全国丘陵山区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展望论坛等形式与活动助力推动我国丘陵山区农机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