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经营主体活力 助企扶企育企力度持续加大(上接01版)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丛林表示,监管工作将更加突出精准监管。在依法监管、全面监管的前提下,对于服务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领域一般性、操作性风险,会更多采取政策指导、风险提示、督促整改等柔性包容的监管措施。寓监管于服务,让监管更有温度,提高金融机构落实助企帮扶政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当前,我国正在公开征求意见的《民营经济促进法》被认为是提振民企信心的重要举措,仅司法部就已经收到了一千多条意见和建议。司法部副部长胡卫列表示,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将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转化为法律制度,把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平等保护的要求落下来,构建稳定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发展预期、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长效机制。促进法草案第一次将 “两个毫不动摇”“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等写入法律,并明确 “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政策”。 梯度培育优质企业构建中小微企业发展壮大机制 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国家的一项长期战略。王江平表示,工信部作为国务院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部门,始终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目前,我国已经涌现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1万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一步,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着力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完善 “选种、育苗、培优”全周期培育体系,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科技创新方面,工信部联合财政部启动了新一轮专精特新支持政策,2024年将通过中央财政支持1000多家重点 “小巨人”企业打造新动能、攻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强化产业链的配套能力。通过专项再贷款项目,支持1100多家 “小巨人”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面向中小企业发布中试服务资源目录,优先支持 “小巨人”企业参与重点产品和重点工艺的应用计划。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为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快速预审、确权等知识产权方面服务。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近期工信部已遴选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中央财政下达资金27亿元,地方财政投入超过120亿元。2025年将再遴选一批试点城市,预计累计支持全国4万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金融支持方面,近期工信部将联合证监会推出第三批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与北交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畅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会同有关部门聚焦重点产业链,启动 “一月一链”中小企业融资促进全国行活动,推动金融机构与链上中小企业开展精准对接。 近年来,我国新增初创企业、独角兽企业数量有所减少,而风投行业也面临各种挑战。王江平分析,独角兽企业作为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代表性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一股新生力量。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集聚了一大批独角兽企业,重庆、天津、成都、长沙、武汉等地近年来独角兽企业数量逐步增加,呈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实际上,我国来自高端制造业、消费与零售、高新技术等领域的独角兽企业占比超过了78%,2023年新增独角兽企业中,超过一半来自新能源、人工智能、半导体等硬科技赛道。王江平表示,工信部将采取措施,推动支持我国独角兽企业发展:建立全国统一、部省联动的独角兽企业培育体系;支持独角兽企业技术创新,鼓励和引导独角兽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掌握更多的 “独门绝技”;加大对独角兽企业的金融支持,发挥产融合作平台的作用,支持独角兽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等;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重点围绕原子级制造、脑机接口、6G等新领域新赛道,发展壮大独角兽企业;支持独角兽企业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展创新合作。 中小微企业是稳定经济、扩大就业以及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丛林介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充分调研并且借鉴有关机制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牵头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机制优势,加强央地联动,从供需两端发力,统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和银行放贷难问题。丛林表示,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将召开专门会议进行部署。 畅通融资渠道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堵点和卡点 丛林介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围绕助企帮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重点是要打通小微企业融资堵点和卡点,优化营商环境,畅通融资渠道,力争做到服务不减、价格更优。 第一项措施,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帮助经营主体缓解资金周转困难,政策适用范围不仅包括小微企业,同时还阶段性地扩大到中型企业。 第二项措施,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的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核心是在区县层面建立工作专班,搭建起银企精准对接的桥梁。在企业端,全面了解辖内企业实际经营状况,做到 “心中有数”,精准帮扶,切实解决企业的融资困难。在银行端,疏通信息传递和资金传导的堵点和卡点。 第三项措施,进一步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在工程建设、外贸出口等相关领域,推动履约保证保险、关税保证保险来替代保证金。 2024年上半年,已经帮助了52万家企业盘活存量资金,减少资金周转压力。同时,推动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采用“信用保障+保单融资”综合金融服务的方式,帮助众多出口企业减少后顾之忧。 第四项措施,完善尽职免责制度。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关键,就是要给基层的信贷人员松绑减负,营造尽职免责、鼓励担当的积极氛围。近期对于原来的普惠信贷尽职免责通知作了进一步修订,明确了各类免责的情形。 加大减负力度专项监督整治涉企收费、执法 罗文介绍,要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上加大力度,大力推进 “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推动企业办事由 “多地、多窗、多次”向 “一地、一窗、一次”转变。要在减轻企业负担上狠下功夫,聚焦重点收费主体、重点行业领域,组织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检查和重点抽查,加快违规收费退费进度,让企业尽快得到实惠。要在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上持续发力,推动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同时,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针对地方保护、市场分割等问题将出台和实施更有刚性约束的制度措施,加快推进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进程,预防和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深入抓好 《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推动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进一步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大力推进市场秩序综合治理,重点整治侵犯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以良好的市场秩序增强企业发展活力。 当前,涉企执法存在一些不规范的乱象,有些行政执法人员存在粗暴执法等不文明执法行为。胡卫列表示,目前司法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对扰企执法、创收执法等突出问题的整治情况进行专项监督。下一步,司法部将督促有关部门,切实抓好整改,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近期,我们还将向社会公布一批行政执法监督案例,指导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加强涉企执法监督。”胡卫列说。 此外,四部门还重点强化对经营主体的要素保障,坚决维护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将着力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完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帮助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创新实施质量融资增信政策,推广以企业技术能力、质量资质等为依据的增信机制,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和便利性。工信部将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引进、融资对接、数字化赋能等一站式服务,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提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