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工业报记者 郭 宇
9月27日,为了更好地打造更高质量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中国机械》杂志在新一届编委会、专家委员会、青年编委会成立之际正式启动理事会的组建工作,以期深度服务机械行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加快实施,打造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发展共同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毛明作为 《中国机械》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出席会议,讲述了学术论文对机械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如何办好学术期刊提出了建议。
毛明表示,在工业快速转型的今天,机械工程类的学术期刊要利用学术知识服务于机械行业和企业,并以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切实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落地。
毛明对 《中国机械》的发展提出了三点建议。
首先是如何定位期刊的服务内容。他认为,一方面学术要服务于一线企业,特别是关注一些来自企业创新的角度。
“此前,一位获机械科技一等奖的主要完成人是东方电气集团的一线工人,获奖作品将团队对刀具技术进行的创新及宝贵经验总结出来。他们的创新来自一线的摸索和思考,这一技术为企业作出了很大贡献。我认为,这样的学术成果应该加以推广,这样的学术成果就是创新。”毛明还表示,这些宝贵的经验通过学术论文的形式与大家共享,就是对行业进步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推动,应该鼓励更多来自一线的实践论文进入到学术期刊中。
另一方面,期刊要立足于为行业宣传、推广好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同时起到在学术上互相督促的作用。一些获奖的产品在学术期刊上公开科研成果,这种互相督促的学术氛围更有利于推动行业的发展。
毛明的第二个建议是办好期刊还需要有更多的抓手。他认为,学术期刊可以组织更高质量协同创新的行业活动,把行业专家和企业专家组织在一起共同研究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他表示,业界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在电动汽车行业中 “百人会”就是很成功的行业活动,该活动从学术方面为行业提供了很多支持。从我国电动汽车行业上半场的成功经验看,科技主导、科技先行成就了行业今天的辉煌。同时,活动平台能为政府帮扶企业争取到更多支持。
还可以看到,电动汽车行业从补贴到引入特斯拉等高端品牌进入市场竞争,再利用北京奥运会对电动车需求的契机等多个方面的机会发展起来,这就是在科技创新战略的引领下,学术活动打通各渠道,将产学研用紧密联系起来的范例。
关于第三点建议,毛明强调,一定要有一个认真且专业的编委会,把好稿件质量关。他认为,新一届编委、专委及青年编委学术水平高、专业领域涉及广泛,必将更好地助力 《中国机械》杂志在搭平台、强学术、促发展方面进一步做深做实,更好地服务机械行业企业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