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南瑞集团 (国网电科院)名誉院长薛禹胜
紫金论电系列学术活动于2015年由薛禹胜院士提议发起和命名。论坛始终紧跟世界能源科技发展最前沿,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从更大格局、更宽视野,展望未来趋势、推动学术交流、凝聚行业智慧,取得了系列丰硕成果。
在8月17日召开 “中国工程院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暨第九届紫金论电学术研讨会”之际,中国工业报能源与双碳研究中心主任牟思南与紫金论电学术论坛创始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瑞集团 (国网电科院)名誉院长薛禹胜进行了对话。
牟思南:新型电力系统和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有什么区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在哪里?
薛禹胜:在传统电力系统时代,人类利用的是煤炭等化石能源,这类能源可传输可存储,可准确预测和掌控,是相对封闭、独立的系统。但当前,随着能源转型,我们用的化石类能源逐渐转化成可再生能源,随着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接入,能源输入和输出之间充满不确定性,这就需要一套新型电力系统来运筹帷幄。
能源转型,电力系统作为枢纽非常重要,可再生能源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更加灵活、快速,其控制要更加有效、实时,对信息的采集和分析更加快速精准。新型电力系统涉及大量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将原来的信息物理系统的概念或智能电网的概念进行拓展,包含更多的因素。而新型电力系统的目的并不是局限于电力系统本身,而要服务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
研究和建设新型电力系统,不能不考虑到上游的一次能源变化和下游的需求,这样一来,电力系统不可能独立进行研究,而必须把整个的能源链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和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系统 “肩头”的责任变重了。新型电力系统不单纯掌管电的流动,它还关联碳排放,将能源流、资金流、碳流三者紧密耦合在一起,守卫国家的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
牟思南:我国电力科技攀登高峰几十年的过程中,您是参与者和见证者。有哪些方面的进展是让您引以自豪的?
薛禹胜:在中国电力行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从一个基础薄弱、分散的小规模电力系统,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化电力系统,一批技术实现了从跟随到领跑,这一跨越式的发展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涌现了无数值得电力人骄傲的成就。
电压等级提升方面,我国电力系统从最初的低电压等级,发展到现在拥有世界上最高的电压等级,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巨大飞跃,也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输电技术方面,我国的输电技术已经实现从跟随到领跑的转变,并成功向国际市场输出,这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新能源发电突破方面,在水、气、核等新能源发电领域,我国取得了技术突破,在新型核电技术方面引领了世界潮流;能源转型方面,在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的发电技术得到了显著提升,能耗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此外,我国在提高用电效率、增强配网可靠性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这些都是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牟思南:该学术活动由您提议发起和命名、南瑞集团 (国网电科院)主办。作为企业,坚持举办九届紫金论电学术研讨会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薛禹胜:紫金论电学术论坛的创立,受到了国内重要学术会议的启发。这些会议的设置旨在促进科学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一个自由开放的学术研究环境。基于此目标,紫金论电学术论坛应运而生,致力于为电力系统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一个观点交流的平台。
自首届紫金论电学术论坛成功举办以来,我们不断引导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与碰撞,期望在观点的交锋中激发创新的火花。论坛逐步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学术交流平台,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九届,吸引了全球高校、研究院所、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可以说, “紫金论电”是南瑞的名片、南京的名片,也是中国的名片。论坛得到中国工程院的支持,我们始终秉持严标准和高要求,确保论坛的品牌信誉和学术水准。
我们坚信,一个世界一流的企业不仅要在产品制造上有所成就,更要具备创新能力和学术技术传播的号召力。因此,南瑞集团始终坚持在软实力方面的投入和发展,重视基础研究的引导作用,以期实现技术和产品的长期领先。南瑞集团通过学术论坛、刊物、宣传等手段,助力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本版稿件由中国工业报能源与双碳研究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