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秒230百亿亿次浮点运算!“看不见”的算力如何交易?
■ 中国工业报 耿鹏飞 在AI大模型大火的今天,将底层的算力打造成为像水、电一样 “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公共服务,是我国智算产业对算力的愿景规划。然而,算力真的可以像水、电一样供用户自行购买交易吗? 近日,各地算力交易平台的上线让我们多了一些期待。2024年4月1日上海算力交易平台正式商用;6月20日,在2024年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召开期间,天津市算力交易中心揭牌上线,这是北方首个 “通智超”一体的省级算力交易中心;6月21日 “天津滨海算力调度平台”正式启动。 那么,算力交易平台是如何交易的? 据IDC2021年发布的 《2020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数据显示,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 4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在2024年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3年,我国提供算力服务的在用机架数达到810万标准机架,算力规模达到230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 2022年2月,“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指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 2023年2月24日,东数西算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在宁夏应运而生,这便是 “算力交易平台”的雏形。 作为国内首个算力交易平台,东数西算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通过资源整合,将曙光、华为、中兴、阿里云、天翼云等国内大算力企业,国家信息中心、北京大数据研究院等国内主要的大数据机构,以及商汤、百度等大模型头部企业,共计27家纳入平台。 算力交易平台将为智算、超算、通用算力等各类算力产品提供算力发现、供需撮合、交易购买、调度使用等综合服务,能有效结合各地算力发展需求,助力形成自由流通、按需配置、有效共享的数据要素市场。 今年以来,AI大模型引爆市场,算力消耗更是让人瞠目——ChatGPT依托于大模型GPT3.5,GPT3.5的总算力消耗约3640天PFlops(即每秒一千万亿次计算,运行3640个整日)。这仅仅指的是ChatGPT在训练阶段消耗的算力。根据OpenAI的研究,AI训练所需算力指数增长,且增长速度超越硬件的摩尔定律。 各地交易中心的上线,围绕 “大算力+大数据+大模型”打造GPU(图形处理器)算力价值高地,以支撑国内人工智能运算平台急需的大算力服务。 据悉,上海算力交易平台已实现了从前端算力交易门户展示、客户方案推荐、算力资源开通与监管等端到端的全流程贯通,实现近30款算力产品的加载和端到端的开通能力,实现商用。 天津市算力交易中心已接入天津市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京津智算中心等多家算力资源,综合实现京津算力资源统筹管理等并提供普惠算力资源服务等。 同时, “天津滨海算力调度平台”还与北方大数据交易平台完成了数据对接,形成算力交易+大模型交易+数据交易的一体化服务模式。 我国当前的算力网络平台主要是由IXP(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直接管理的机构,是不同电信运营商之间连通各自网络而建立的集中交换平台)或电信运营商构建。 大规模算网交易平台中的算力交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接入控制、定价激励、交易执行、交易结算、交易记录等五大基础功能的协同实现。 考虑到算力网络还处在规模扩张和参与方增长的早期阶段,为了避免 “又是选手、又是裁判”的窘况,算力交易平台应该由谁来建设? 运营商作为算力网络的推动者,布局智算中心的同时还要参与算力交易平台的相关战略部署。 2024年,中国联通推出京津智能算力中心,同时助力天津市打造北方首个算力交易中心;中国移动首创端到端弹性网络提供数据快递服务,上线业界首个算网大脑实现算网自动化弹性调度;中国电信则提出了 “云网融合”的理念,形成了 “2+4+31+X+O”的算力布局。 当前,我国算力布局正处于连点成线、密织成网的阶段。东数西算工程、国家超算互联网建设等相继启动, “东视西渲” “东推西训” (“东视西渲”是指通过云远程高效调用西部算力进行视频渲染,并将结果返回东部; “东推西训”指 AI推理计算放在东部地区,将模型参数训练放在西部地区。)等应用场景加快落地,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加速从概念走向产业实践。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建议,要加强产业链上下协同,对现有的算力产品进行分类和整合,形成完备的服务能力和一体化的产业生态。另外,要引导各行业合理使用算力资源,通过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不断拉近算力资源与应用场景之间的 “距离”,在使用中不断降低门槛、拓展场景,切实提高算力的普惠程度。 今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部门联合印发 《深入实施 “东数西算”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底,初步建成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综合算力基础设施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