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核绿氢产业孵化路径
中广核光热产业孵化路径
■ 中国工业报记者 余 娜
2024年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通过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等措施,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今年1月,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庄树新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以央企产业焕新和未来产业启航 “两个行动”为抓手,加快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上取得关键进展,在央企布局结构上实现战略转型。
利好政策推动下,不少央企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 (以下简称 “战新产业”)。3月20日,中国工业报记者从中广核资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中国广核集团 (以下简称 “中广核”)打造的核能、核燃料、新能源、非动力核技术、数字化、科技型环保和产业金融 “6+1”产业体系,基本都属于战新产业范畴,战新产业营收占比超过75%,位居央企前列。根据国务院国资委部署,中广核研究制定了战新产业专项工作方案,提出了核能领先、核燃料安全保障、新能源倍增、数字化跃升、核技术突破、科技型环保强基和未来产业起航七大产业发展计划。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加快发展战新产业是国家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未来新优势的关键。”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表示。
产业金融赋能成果转化
布局氢能、新型长时储能、光热、新型高效光伏四大重点战新产业,中广核资本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中广核资本”)强势赋能。
中广核资本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孙鹏表示,将充分利用投资、基金、租赁、保险等综合性金融工具,聚焦氢能、新型长时储能、光热和新型高效光伏四大重点方向,着重布局前瞻性、前沿性核心技术,提供 “基金+租赁+保险+资本运营”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持续赋能战新产业发展。
在氢能领域,中广核资本形成了以重点区域为支点,以资本投资为抓手,由点及面、由融向实、分三步走的绿氢产业孵化路径。基于液氢装备布局,不断提升液氢单机产能以及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率。投建商业化液氢工厂,落地绿电制氢、液化储运、加注一体化示范工程。
在储能领域,布局具有调峰能力的新型长时储能技术,包括液流电池、熔盐储能、氢储能等技术路线及系统集成等。
在光热领域,中广核资本对光热产业在技术应用和发展路径上具有核心技术及高端装备制造能力的优质企业进行投资布局,与中广核产业公司光热项目协同发展。基于槽式技术投资,加大基金、直投的投资力度,推进槽式熔盐集热系统、新型集热器的研发攻坚和投资布局。与此同时,推进塔式系统控制技术、吸热器国产化替代、液压跟踪系统、大功率低成本定日镜的投资布局。
在光伏发电领域,重点布局第三代异质结光伏技术,探索第四代钙钛矿薄膜太阳能技术。兼顾探索光伏建筑一体化、光伏道路、光伏汽车等前瞻性应用领域。
据中广核资本党委委员、中广核基金董事长李益翔介绍,国资基金作为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人才链四链融合的载体,正持续助力科技成果转化。
2022年6月,中广核资本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团队进行协作,联合河南巩义先进制造引导基金以合资方式设立河南中科清能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中科清能”),推动解决我国 “氢液化”的核心技术仍被 “卡脖子”的痛点。
记者获悉,中广核在股东会层面通过氢科基金大比例持股,在董事会层面委派董事长、董事,在经营层层面派出专职财务总监等方式实现对中科清能公司的实际管控。中科清能成为中广核在国资基金赋能科技成果转化的典型实践。
核技术加速释放发展潜力
核技术应用产业加速发展,在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优势凸显。
“核技术应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3月20日,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中广核技”,000881.SZ)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勇表示,将充分发挥核技术应用嵌入式产业的优势,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当下,我国光伏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但光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切片废水却一直是污水处理的难点,具有污染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的特征。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电池回收的环保问题逐步显现。
记者获悉,面对这两个新的领域,中广核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电子束处理特种废物技术 “和美”展现出独特优势。中广核达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鹏介绍,该技术利用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瞬间照射,直接破坏污染物分子结构,同时电子束与水分子反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羟基自由基、双氧水和强还原性的水合电子、氢自由基等,与污染物快速反应实现分解、矿化和消毒灭菌。该项技术已在印染、化工等众多领域成功应用,解决了多个行业的环保痛点。
由中广核新核材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型聚丙烯 (PP)绝缘材料亦值得关注。PP绝缘料属于热塑性材料,与传统交联聚乙烯相比,具有可回收、可重复利用的特点。中广核高新核材集团科技公司总经理费楚然表示,中广核将加大海缆及超高压领域PP绝缘料的研发力度,计划2024年完成国内首个100kV直流PP绝缘料研发,2025年完成国内首个220kV交流PP绝缘料研发,到2026年实现国内首个525kV直流 (DC)PP绝缘料研发。
当前,我国90%以上的核药产品依赖进口。中广核技正以 “堆器耦合、诊疗一体”为目标,逐步打造完整的核医药产业链,缓解国内医用同位素 “卡脖子”的局面。据悉,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正在绵阳建设,目标是在2030年前具备主流医用同位素供应能力,并自研或孵化数款新型核药产品。
此外,在核安检领域,由中广核技受托管理的中广核贝谷科技聚焦自主创新,攻克了双能物质识别、三维图像重建等关键技术难题,自主研发的安检CT系统,不仅能高效精准识别包裹中的违禁物品,更实现了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已在海南自贸港等多个场景使用。
多元合作助力产业链融通
打造多元合作模式,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中广核新能源”,01811.HK)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链融通发展。
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武表示,面对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机遇,中广核新能源决心要以中央企业的引领作用,倡导产业链上不同主体协同发力,优势互补,共链发展,共赢未来。
近年来,中广核新能源持续深化央地协同合作、推进乡村振兴、以产业促区域发展,打造了多个优秀央地合作案例。2023年12月,中广核兴安盟300万千瓦风电项目全容量投运,打造了中广核大基地建设的样板工程,为兴安盟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
“中广核新能源所倡导的重品质、高质量发展理念,不仅引领了行业发展潮流,也激励了金风人持续改进、不断进步。”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金风科技,002202.SZ)党委书记、董事长武钢表示。
中广核乐业风电产业帮扶项目是 “央企入桂”重大项目,创新采用 “入股分红+赠股分红+保底收益”特色帮扶模式,分红资金优先用于帮助发展村集体经济,共帮助63个村集体创收增收,累计分红近1400万元。
中广核新能源广泛凝聚产业链发展合力,打造产业协同共同体。目前加入共链建设的企业超3000家,已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的企业300余家,2023年中广核新能源平台交易额近800亿元。
“比亚迪和中广核的合作渊源已久,双方未来合作空间依然巨大。”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比亚迪,002594.SZ)储能事业部副总经理王皓宇表示。京东集团副总裁康迪也透露,将充分发挥京东作为新型实体企业的实体属性加数字技术能力,联合中广核专业的生产能力,以采购管理为切入点打造能源行业的供应链数智化转型标杆。
根据规划,中广核新能源将保持年增容量1000万千瓦以上、年投资规模600亿元以上的态势,与共链伙伴拉动年社会产出或超18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