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野 实现农机排放升级与产业升级同进共赢
■ 宁学贵 中国农机工业即将进入国四排放时代,这是一个里程碑。这次升级是一次跨越,它对农机行业、农机企业 (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农机工业发展的影响无疑都是巨大的、无法置之身外的,也是非常艰巨的。 行业企业联动 积极应对国四排放 十分可喜的是国三国四切换工作,从一开始就得到了农机化管理部门、协会、全行业尤其是骨干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积极响应和重视,大部分农机企业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国四排放升级。 行业在行动,企业在拼搏。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及时发布了“国四排放升级农机试验鉴定变更工作要求”,指导企业便捷、合规取得国四产品的推广鉴定证书。 中国农机工业协会先后组织国四贯标会、技术培训会、经验交流会有7、8次之多,参加学习和培训的农机企业上千家。 2022年凯斯纽荷兰等企业国四排放的大型拖拉机开始销售,接受购机用户和市场的验证,潍柴雷沃、江苏沃得、新疆钵施然等企业国四排放的联合收获机、采棉打包机等也开始上线布产。 今年1-7月骨干企业小四轮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大中马力拖拉机的库存量分别减少了95.31%、66.46%、36.46%,谷物联合收获机的产成品库存也下降了24.81%,我们不把非国四产品带到下一年去。 凯斯纽荷兰、常州东风、安徽艾可蓝等十几家大企业正在组织编撰 《国四农机100问》实用工具书,计划10月份全国农机展期间向农机企业、经销商、农机用户赠送,进一步宣传和解读国四排放的技术要点和售后服务要素。 农机国四排放升级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向前推进,排放升级按期实施已经没有质疑,更多的企业不再犹豫不再等待,行业进入倒计时的冲刺阶段。 农机行业对国四排放升级采取的积极态度和扎扎实实的行动,不仅仅是我们对国家环保政策和实现 “双碳”战略目标的理解和重视,也是我们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一,行业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低端产品技术同质化、产能过剩、低价格恶性竞争、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愈演愈烈,对用户、对企业的伤害越来越大。2021年进入国家补贴目录的拖拉机企业248家,仅潍坊地区就有100多家的拖拉机企业,一些企业每年的销售数量不足千台,利润微薄,产品质量更是良莠不齐,社会资源浪费严重。行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不能单靠行政手段,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和运行秩序才能事半功倍,国四排放升级给了行业一个很好的契机。 第二,欧洲农机实施五阶段 (StageⅤ)排放,美国农机进入4阶段 (Teir4F)排放。我国拖拉机、收获机、插秧机等动力机械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正在努力提高,产品的排放如果不紧跟国际先进水平,技术就会形成越来越大的差距。 第三,目前国内农业劳动力短缺,未来农场建设、自动驾驶技术方兴未艾,蓬勃发展,许多地方政府在制定 “十四五”农业发展规划、农机化发展规划中都将无人农场列为发展重点。无人农场是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农机装备的融合,无人农场需要智能农机,智能农机需要智能发动机,国四升级带来了智能进步和新的技术。 第四,中国农机工业当前亟须解决的瓶颈就是提高农机的可靠性,生产好用的农机装备,产品质量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行业快速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四排放法规通过对产品有效寿命时间内排放达标的监管,对产品质量有了更加 “苛刻”要求,这对促进产业升级是非常有力度的,产品排放不达标就会被淘汰,企业唯有全面改进和提升才能迈进国四阶段。 国四农机外观和硬件好模仿,程序和软件难抄袭。农机企业从国四排放升级看到了实现产品差异化、服务差异化的技术和路径,寻找到了企业胜人一筹、脱颖而出的机遇。 国四排放升级给农机行业和农机产品带来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因此有人说它是一次综合性的大考,对企业是生死存亡的考验。 以上认识源自国四排放标准所带来的全新的、与农机传统监管模式完全不同的理念、方法、技术、手段等。从农机产品排放达标控制策略、排放合规认证办法、检测监测模式到政府监管方式、违规责任担当等都是创新,法规明确了产品升级的技术路线,监管措施实用性强、有力度。 这就是农机领军企业、骨干企业、有志之士为此产生共鸣,支持国四排放升级按期实施的重要原因。 法规的创新是多方面的,并且环环相扣。安装了国三排放的柴油机一定是国三农机,安装了国四排放的柴油机并非就是国四农机,因为国四排放达标需要成套技术措施和排放控制策略,需要柴油机、后处理等技术的集成,需要整机各工作工况的排放标定,排放管控对象必然是农机整机生产企业。 生态环境部等政府监管部门不对农机产品做排放合规性的检测、鉴定、认定,既不给企业发鉴定证书,也不给产品出具合格证书。排放是否达标完全由企业自己认定,企业只要将产品信息向公众发布、在产品上粘贴环保信息标签就有了国四农机的合规身份,就可以对外销售,政府只是对销售的产品进行监管,或曰“秋后算账”。 这种 “放权式”“授权式”的管理方式,反而让不少农机企业倍感 “不适”和压力,不知道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何时掉下来。企业要做到胸有成竹,每一个环节都要有人明白、有人把关,产品设计、生产、服务全过程都不能出问题,这对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没有金刚钻揽不了国四这个瓷器活,要想不掉队加快企业产业升级就成为当务之急。 对农机企业更具有挑战性的是政府对排放违规的零容忍。法规对排放不达标的处罚非常严厉,排放超标农机产品要召回、收入要没收、处成倍的罚款甚至令你停产。 排放升级没有捷径也难以投机。监管部门除了生产现场的在线抽样检测外,还要根据市场反馈、企业信用、监管计划等对在用的农机进行排放监测。政府强制性要求农机位置随时精准上传,就是能够在任何地点 (棉田、稻田、草原)、任何地方 (产地、外地、高原)找到产品跟踪管控。 产业升级支撑排放升级顺利实现 排放升级需要产业升级给予支撑,只有产业升级才能赢得排放升级。 产业升级是产品质量一致性保障能力的提高。法规提出在质保期 (而不是 “三包期”)内的产品,零部件非用户责任损坏或者劣化,导致排放超标,生产企业要免费进行更换;在产品的有效寿命时间内排放必须要达标,如果不达标农机生产企业应进行维修;农机产品的排放控制策略、精准定位系统在全寿命周期 (机械从生产出来到报废)内都要能够正常工作,农机生产企业要对已经销售的产品终身负责。 我们要确保下线的产品都没有质量瑕疵,唯有扎扎实实提升企业的质量管控能力。中国一拖明确提出了,要以国四切换为契机,加快装配、工艺、质检、物配等环节优化提升,强化制造过程保证能力,保证国四切换后整体产品品质稳定提升。 产业升级重视企业售后服务能力提升。国四农机是新产品,特别是与国三农机相比,新增加了更多传感器、尾气后处理系统 (SCR)、颗粒物捕捉系统 (DPF)等,产品设计不一定很完美,恶劣环境作业下的再生策略是否适当、用户对产品不熟悉、进入市场验证时间短、使用合格柴油和尿素的意识不强、发动机扭矩限制甚至保护性锁死难以应对,这些问题会反映在传感器频繁报错、电控故障率高、服务需求增加。因此,国四进入市场初期,农机企业的服务压力势必增大,经销商的维修保养难度也会加大。 这些问题是短期的,但必须重视。售后服务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四排放升级的社会效应和政策推进。企业需要指导客户对国四设备进行正确的使用和保养,使用合乎规范的柴油、车用尿素、机油,掌握好后处理系统的维护和再生要点,做好售后服务人员和经销商的技术培训,要购置必需的专用设备,要用好国四农机远程控制系统,为用户提供好的服务支持,让国四农机的新技术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不能让国四农机成为闹心农机。 潍柴雷沃公司售后服务手册中,对国四小麦机DPF的再生告知用户,“远离加油站、气站,必须配备灭火器。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劳保用品配带齐全。后处理模块属于高温部位,注意温度降至人体可接受温度才能进行检修,以防烫伤。” 产业升级应关注供应链的升级。如何避免不合格的零部件进入企业装配线,需要优秀的供应链体系。比如,过去外协的秸秆还田机质量若不合格,会影响几台玉米机的质量,更换即可;现在秸秆还田机平衡性差,造成玉米机震动过大,可能造成排放不达标,按国四法规处罚损失就非常大了。国四农机用的SCR、DPF布置空间受到限制,防火处理要求高,维修难度大,针对性的开发和完善非常急迫。 产业升级加快产品技术进步。国四柴油机的电液控制,为农机智能化提供了技术支撑,拖拉机、收获机若用好这些新技术,产品竞争力势必会大大得到提升。约翰迪尔中国公司发布的国四拖拉机配备了集成化、智能化的操控平台,用户轻松驾驶就能够发挥其高效、多能的技术特点。 农机智能控制策略、智能诊断、运行数据传输、机电液一体化等国内企业还不强,这方面的技术人才争夺将十分激烈。 国四农机智能技术进步,将促进国内拖拉机动力换挡、无级变速、动力换向、电控转向、大型收获机无级变速 (iHMT)技术的产业化,加快高端大马力拖拉机、大喂入量收获机的国产化进程,缩小与国外产品的差距。 玉柴公司正在研发的拖拉机混合动力总成,潍柴公司研发的收获机液压动力总成,都是借力国四柴油机的智能控制技术推动农机行走系统、工作动力智能化的有利探索和创新,目标是领先和超越,行业为之期盼。 中国农机工业国四排放升级掀起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是政府主导的、疾风暴雨式的行动,不以企业家的意志为转移。市场会有较大的波动,行业集中度会加速调整,淘汰洗牌势必在所难免,与其等待和抱怨不如行动起来,借力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把企业做强做优,跟上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作者系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