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大赛发出“征集令”
■ 中国工业报 马 艳 9月1日,第三届 “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大赛正式启动。 据悉,“金紫荆杯”中国-东盟工业设计大赛是在中国-东盟中心支持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柳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国际设计赛事,自2020年举办首届大赛以来,柳州已连续举办两届大赛。 从前两届大赛情况来看,柳工4180D平地机、东风风行T5EVO、重汽运力除雪车等一批优秀大赛获奖作品,已实现量产上市,对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明显。 面向全球 广泛征集作品 本届大赛的主题是 “新自贸新设计新未来”,旨在进一步扩大与RCEP国家的工业设计合作交流,积极引入国内外优秀的创新设计成果,将大赛打造成为聚集工业设计人才,助力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优质平台,为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本届大赛设置产品组、概念组和命题组三个类别,围绕智能装备、交互、家电、家具、综合五大领域广泛征集作品。 柳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汤振国介绍,大赛活动总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宣传征集阶段。计划从9月初至10月底,通过整合国内外媒体和社会资源,开展线上线下大赛宣讲、定向邀约、命题企业直播互动等系列活动,广泛征集工业设计作品。第二阶段是作品评审阶段。计划在11月中旬,大赛评审继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初评、复评和终评三个环节。终评环节将邀请国内外知名工业设计师、行业专家和命题企业对入围作品进行现场终评。第三阶段是颁奖典礼及成果展示推介阶段。计划在11月下旬举办大赛颁奖典礼及设计成果展示活动。同时,围绕柳州企业设计需求,做好设计成果对接转化、工业设计企业和人才的双招双引工作。 高额奖金 推动成果转化 大赛奖金总额70万元,设置奖项数量110多个,其中:产品组最高奖金10万元、概念组最高奖金3万元、命题组最高奖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赛新增设了 “最佳成果转化奖”“本土最具潜力设计师奖”等奖项。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胡小华表示,这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要动员工业企业积极参赛。企业是落实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相比工业设计企业、高校院所等单位,企业拥有产品研发、制造生产和市场推广的先天优势,更易于实现设计成果转化落地。为动员本土企业用好大赛平台资源,主动对接国内外优秀设计团队,为产品设计升级赋能,本届大赛新设置了 “最佳成果转化奖”,该奖项可以与产品组最高奖项叠加奖励,最高奖励金额为12万元。 二是要培育优秀设计师队伍。产业培育离不开人才助力。2018年,柳州市委、市政府率先在全区提出培育发展工业设计产业。目前,柳州市拥有各类工业设计人才约2800人,广泛分布在汽车、工程机械、轻工等制造业领域和高校职校,为工业设计赋能柳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本届大赛增设 “本土最具潜力设计师奖”,是希望通过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力量,在工业设计领域培养出一支参赛能拿奖、设计作品广受市场好评的工业设计人才队伍。 “我们诚邀国内外工业设计企业、机构、院校和个人 (团体)踊跃投稿,借助国际赛事平台,展示创意设计成果、谋求成果转化机遇,让更多优秀的工业设计作品在柳州这片工业‘沃土’上生根发芽。”汤振国说道。 创新赛制 完善配套政策 为聚焦柳州工业设计需求、激发设计师参赛热情、提高作品转化落地效果,本届大赛在赛制和配套政策方面也进行了创新和突破。 汤振国介绍,一是大赛参赛领域更加聚焦。本届大赛聚焦设计赋能显著的传统优势产业和产品迭代迅速的轻工产业,选取了智能装备、交互、家电、家具和综合五大领域,并通过对各领域设计需求、应用场景和消费习惯的具体阐释,使得设计需求的指向性更加明确。参赛者可在大赛官方网站上查阅 《柳州市主要工业产品目录》电子书,便于加深对柳州工业产品、工业企业、工业文化的认识了解,让参赛设计作品更加 “接地气”。 二是大赛奖项数量显著提升。为充分肯定设计师的创意付出,提高设计师的参赛热情,本届大赛奖项设置数量大幅提升,奖项数量累计达110多个,比上年增加近70个,其中:新设立入围奖68个、最佳成果转化奖2个、本土最具潜力设计师奖若干。 三是大赛配套政策更加完备。为推动优秀作品转化落地,表彰优秀工业设计人才,本届大赛在总结历届大赛经验的基础上,作了相关政策配套的补充完善。对大赛获奖作品两年内落地转化并产生经济效益的,给予工业企业创新券政策支持;对大赛中获奖的优秀设计师来柳就业创业的,给予人才政策支持;对大赛中获奖的本土主创设计师将直接推荐 “柳州工匠”“柳州市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评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