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11时01分,长征二号丁遥七十五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北京三号B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是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的第63次发射,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65次飞行试验,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34次发射。图为长征二号丁遥七十五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瞬间。 (庄嘉靖 摄)■ 中国工业报 余 娜
8月20日,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遥感35号04组卫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创造了连续103次成功发射的新纪录。仅仅4天后,长征二号丁遥七十五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北京三号B星送入预定轨道。
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新闻发言人接受包括中国工业报在内的媒体采访,就长征火箭连续发射成功次数再创新高等进行了解读。
平均每8天完成一次发射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上一次连续发射成功102次历时15年,此番连续103次发射成功,仅用时830余天,平均每8天完成一次发射任务,还创造了一天内连续2次发射成功的新纪录。
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期,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天和核心舱、天舟货运飞船、神舟载人飞船、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等 “国之重器”送入太空;长征八号遥二火箭 “一箭22星”发射成功,树立我国一箭多星发射新标杆;“问天”实验舱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单体航天器,重约23.2吨,由长征五号B遥三火箭托举升空;长征五号B、长征六号改、长征八号等新型号成功首飞,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逐渐完善,覆盖低、中、高不同轨道和各种类型航天器,使中国人探索宇宙的脚步迈得更稳更远。
当前,中国航天已经进入高密度发射常态化阶段,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作为我国航天事业的主力军,已经执行433次 (包括本次)发射任务,先后把700余个航天器送入太空,今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了50次以上的航天发射任务。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有力证明了我国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快速跃升。
据介绍,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二丁运载火箭自1992年8月9日成功首飞以来,已取得62次发射连续成功的成果,这源于火箭在技术和管理上的创新。作为一款稳扎稳打、安全可靠的“金牌火箭”,目前发射场工作仅需10个工作日。在技术方面也有许多新的改进,长二丁火箭控制系统采用十表光纤惯组冗余状态,在提高可靠性的同时,实现了电气设备小型化和运载能力的提升;配置了2兆码速率中继用户终端,利用天基测控减少测量船保障压力,降低工程任务发射成本;通过箭体结构和电气系统防雨、防雷等技术突破,提升了火箭对极端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在国际上首次将离轨帆应用于运载火箭舱段,减缓空间碎片增长,体现我国作为航天大国的责任担当。
火箭具有国际竞争优势
近年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夯实高质量保证成功的同时,不断提升火箭发射的效率和效益。新闻发言人表示,航天科技集团对国内外运载火箭的研制及发射价格等情况开展了调研分析和专题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可靠性高、性价比优,仍具有竞争优势。
首先,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无论执行高轨、低轨任务,价格均远低于国外一次性运载火箭,如“宇宙神5”“德尔塔4H”等。与美国SpaceX公司可重复使用的猎鹰9火箭相比,执行低轨任务的 “长征二号丙”“长征二号丁”和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发射价格也与其相当,执行高轨任务的“长征三号乙”、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的发射价格仍低于猎鹰9火箭。
美国的经验表明,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和实现火箭可重复使用是提升运载火箭进入空间效率和效益的重要技术手段,为此航天科技集团后续将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研发,早日实现重复使用技术的工程应用。
二是加快重型运载火箭的关键技术攻关和方案论证,早日实现百吨级运载能力,大幅提升我国进入空间和利用空间的能力。
三是针对现役运载火箭,要持续开展性能提升、流程优化、产品统型、成本控制等工作,稳步提升现役运载火箭的效率和效益,为各类航天器提供高质量的发射服务。
打造数字与智能火箭
据新闻发言人介绍,航天科技集团正加快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推动航天研发制造模式深度变革。
从顶层推进产品化工作,航天科技集团不断推动产品化队伍建设,构建运载火箭平台架构,从顶层推进火箭状态统一。同时,以运载火箭实际飞行可靠性提升1-2个百分点为目标,推进可靠性增长与产品化专项技术工作,大幅提高产品可靠性和发射成功率。
在数字化工作方面,航天科技集团在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研制中应用了基于MBSE的产品设计模式,大大提升研制进度、提高工作质量;打造全三维设计制造一体化平台,实现全三维模型设计,工艺自动转换和三维模型直接下厂生产,提升设计生产的协同效率;建立远程测发新模式,实现了后方远程技术支持、自动化测试与判读、数据统一管理和高效利用;应用型号试验数字化管理系统 (LDM),提升发射场工作质量确认有效性,系统应用场景覆盖运载型号的总装、总测和发射场。
在产品化工作方面,航天科技集团积极推进现役火箭去型号化、去任务化工作,通过设计优化和工艺统型,产品通用化率达到了97.4%。同时,单发研制周期压缩近一半,具备发射前5个月明确 (或调整)卫星发射典型构型任务的能力,运载火箭研制效率进一步提升。
立足智能化、通用化运载火箭发展的趋势。航天科技集团系统建设数字化研发体系,大力推进产品化专项,从全三维设计制造、测发模式、发射场数字化管理等方面推进,努力打造数字火箭、智能火箭,为运载火箭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对于我国航天运输系统未来有哪些规划,该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正在研制的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将在2030年左右具备将中国人送上月球的能力;已经规划的重型运载火箭,研制成功后将把我国运载地月转移轨道发射能力进一步提升至50吨,支撑月球开发活动;目前规划的一系列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研制工作,将大幅提升我国进入太空的能力、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助力未来航天运输领域大发展。
根据规划,后续航天科技集团将按照 “模块化、组合化、系列化”的研制思路,推动运载火箭型谱发展,实现火箭由作品向产品、研制向批产的模式转变,构建 “能力完备、梯度合理”的运载火箭体系。同时,持续提升装备技术先进性水平,打造低成本、高可靠、数字化智慧火箭,创新模式布局商业运载市场运营,进一步拓展发射服务能力和研制能力,全面支撑航天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