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机械 之窗 构建产业协作生态圈 全面有序推进智能制造
——中通协积极推进通用机械行业两化深度融合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 (以下简称中通协)紧紧围绕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的重点任务,在通用机械行业积极推动两化深度融合,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其中包括:鼓励和支持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开拓等主要业务环节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引导企业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集成应用和协同创新;积极开展相关知识普及培训,提高中小企业信息管理能力和智能制造水平。 在中通协的推动下,通用机械行业企业积极深化互联网在制造领域的深度应用,加快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备开发和产业化,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开展智能制造示范试点及推广应用,完善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大力推进智能制造的装备层、应用层、平台层 “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构筑通用机械行业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使智能制造成为推动通用机械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动能。 加强基础技术攻关突破一批 “卡脖子”核心技术 基础技术、先进工艺技术、共性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是驱动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力量。近年来,通用机械行业企业进一步增强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提升动力支撑。一批企业聚焦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制造全过程,围绕关键领域,整合资源力量建设智能制造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加强资源共享,开展协同创新,突破了一批 “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实现产业自主可控。 沈鼓集团大力实施 “5+2”转型升级战略进程,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为主体,加快建设数字沈鼓、智慧沈鼓,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在推进产品创新数字化方面,沈鼓集团应用多种设计分析软件,实现产品数字化设计、数字化交付,使产品更加紧密地融入客户整体工程建设中,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依托自主创新、智能制造,2022年以来,沈鼓集团连续突破 “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压缩机” “首台套电驱高压离心式储气库压缩机组”等多个重大技术装备 “卡脖子”问题! 吴忠仪表整合自有的计算机团队,以企业自身产品生产特点为基础,反复摸索开发适应生产流程的软件,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智能制造4.0。这一行动与成果,为吴忠仪表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决了制约我国流程工业自动化控制阀产品设计、制造、试验验证的技术瓶颈,改变了高端工业控制阀长期依赖进口的现状,推动我国自动化控制阀向智能化、集成化、高参数化、大型化、高性能化方向发展。 构建智慧工厂实现一批绿色制造低碳发展企业 智能装备、系统解决方案是优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动力。通用机械行业企业加大高档数控机床、激光加工与增材制造装备、协作机器人等新型装备的投入力度,充分运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应用等,通过 “智慧工厂”“黑灯工厂”建设带动企业减能降耗绿色发展。一批企业积极培育数字化管理、网络化协同、智能化改造、服务化延伸、个性化定制新模式新业态,打造个性化定制型企业,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大幅提升。 神通阀门三号基地的2号车间,所有产品上都有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关于这个产品的型号和使用说明等信息一目了然。与此同时,界面上还显示故障报修、动态鉴伪等8个分类,对行业做出示范作用。通过这个二维码,产品从制造到使用终止都能全过程记录,产品整个生命周期都清清楚楚。 凯泉泵业温州生产基地的数字化改造,将原有设备全部淘汰,斥资1亿元,引进DMGMORI、MAZAK等先进的自动加工设备及装配测试包装一体式流水线等设备,并辅以MES+WMS系统,建立了数字化的工厂管理模型,不仅成为温州全力培育的30个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示范项目之一,也是温州第一个数字化生产基地。 川仪调节阀公司生产加工车间,智能立体仓库实现自动出入库运转。依靠系统的自动化程序,工作人员只需在后台输入指令,就能让AGV小车自动识别空货位,并将货物运送至对应的位置,为了实现更加快捷高效的货物转运,这套智能化仓储系统还搭载5G技术。 成都压缩机公司以ERP(sap)为核心,围绕其建立了8个模块的子系统,从采购供应-智能物流-生产计划-生产过程、质量追溯-售后服务等多个维度实现了成压数字化工厂。实施AGV智能物流系统,通过统筹组织、有序作业、智能配送,提升主机与配送业务精益化水平。每天节约人工3人次、主机线边库库存降低60%、主机物料配送效率提高60%。 完善行业生态体系打造一批服务型制造企业 智能制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构建生态体系来推进其发展。通用机械行业企业充分利用积累多年研发设计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结合智能制造技术应用,针对应用行业客户个性化定制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市场趋势,一批企业以数字化为基础,以智能化和信息化 “两化”融合应用为方向,围绕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以及售后服务过程中产生的 “数据”纵向集成及横向连接布局产品,将两化融合贯穿于产品服务全生命周期。 陕鼓集团积极探索互联网思维下的 “智能+”模式,推动企业从 “制造”迈向 “智造”。陕鼓制定的 “智能制造实现路径”包括产品智能化、服务智能化、过程智能化的 “三位一体” “智能+”模式。 “陕鼓模式”已两次写入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陕鼓正在以智能化、数字化的转型发展实践,助推中国制造和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杭氧股份建成空分设备远程监控系统,使杭氧总部可以实时监控千里之外的空分设备运行、气体数据,把运维服务贯穿于设备运行全流程,不断在服务型制造领域积极探索、沉淀经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并在加强空分设备主业发展的同时,向产业链两头延伸,向上重点发展工程总包业务,向下重点发展气体运营服务业务。该模式不仅拓宽了杭氧的盈利空间,还降低了客户用气成本,在业内获得一致好评,已成为当前空分行业转型升级的样本实践。 北京好利阀业运用工业互联网思维为客户提供服务,集研发设计、精密铸造、机械加工、密封橡胶、阀门总装、阀门检测和售后运维为一体,建立全产业链工序,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与行业上下游共同建立以 “平台技术+专业服务+合作伙伴生态”为主要功能体系的服务平台,针对行业应用需求,形成技术先进、功能强大、性能稳定、架构开放的行业一体化解决方案。 可以看到,近年来通用机械行业智能化数字化水平大幅提高,行业企业加速布局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等等多种智能制造技术在行业得到应用,大规模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水平逐步提升,信息化有力支撑了组织架构的变化,增强了我国通用机械工业整体生产经营水平,提升了全行业竞争力。 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通用机械行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仍面临较多挑战,围绕智能制造这一行业重点任务,需从提质增效,模式变革,减能降耗三方面发力。中通协认为推进智能制造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要紧密结合通用机械行业结构调整的实际,切忌盲目跟风、脑子发热,一定要结合行业、企业的具体实际问题推进智能化,让智能制造真正发挥功效。 对此,中通协提出:首先,把突破 “卡脖子”问题作为推动智能制造的核心抓手。通用机械工业承担着国民经济建设、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中多个重大工程关键设备、核心零部件研制生产的任务,着力解决 “卡脖子”问题,事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突破和掌握 “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体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也反映了行业发展高质量、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 其次,把补短板强弱项作为推动智能制造的重要内容。向数智化企业转型,是整合资源、降本增效,推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通用机械行业仍然存在管理理念、管理制度落后;高水平、高素质技工缺乏等 “短板”。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体系,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与经济的紧密融合体。同时,积极营造有利于制造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优质环境,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加速推进通用机械行业向智能制造转型。 再次,把构建产业协作作为推动智能制造的主要手段。智能制造是一个庞大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政府、协会、企业等协同推进,有步骤有计划的推进。行业协会要积极搭建桥梁,充分调研行业需求,利用行业资源为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供支撑;要通过试点示范的宣传推广促进应用;要积极协调资源,共同打造细分行业的系统解决方案;要培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服务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 最后,以 “智能制造”为引导,培育更多的“小巨人”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发展 “专精特新”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一环。国务院发布的 《为专精特新企业办实事清单》,将企业数字化转型评价诊断服务和解决方案、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等列入其中。顺应数智时代潮流,加快智能制造赋能 “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既是对国家 “专精特新”企业战略布局的积极响应,也是实现制造强国建设的关键路径。当前,我们很多企业存在着转型路径不清晰、技术底子薄弱、智能化水平低、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单靠企业自身难以解决,亟须从公共服务角度提供基础环境,这也为行业协会提供了更多发挥空间。 企业强,产业才能强。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要培育一大批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接下来,中通协将积极协调构建各类线下线上平台,协同国内优质智能制造服务商和服务资源,在行业重点产业、优势产业等多个领域开展服务环境营造、企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推进、服务成效评估分析等多元化智能制造服务,引领带动行业内专精特新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培育更多 “小巨人”企业。(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展览与传媒中心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