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观察 优化创新生态 安徽涡阳经开区高效为企业服务
室外热浪滚滚,室内焊花朵朵。走进安徽涡阳县经济开发区鸿路钢构涡阳公司生产车间,一根根硕大的钢梁旁,工人们正忙着下料、拼装、切割、焊接,“滋滋”的电焊声和“当当”的敲击声不绝于耳,一幅繁忙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 据了解,鸿路钢构在涡阳的年加工钢构能力超过70万吨,年产值近百亿元,员工7000余人,年创税收约2亿元,这家企业是涡阳经济开发区近年来 “筑巢引凤”引来的众多企业中的一个缩影。 涡阳经济开发区前身是成立于2006年的涡阳工业园区,2015年1月28日经安徽省政府批准更名为 “安徽涡阳经济开发区”,是该省 “产城融合”实验区。涡阳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始终围绕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坚定不移走产城融合发展道路,以园区为平台,以项目为抓手,以产业为支撑,对标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打造皖北产业强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推进高标准建设。涡阳开发区自2015年成立以来,紧紧围绕园区规范管理和转型升级,制定了 《关于进一步加快涡阳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意见》 《涡阳经开区转型升级工程实施方案》,以及 “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按照 “一区五园、统建统管、产业聚集、镇区共赢”的思路,规划实施 “一区五园”总体布局,将义门、龙马 (龙山、马店)、高炉、楚店、西阳五个乡镇工业园区纳入开发区统一管理,资源共享,提升园区容量和承载力,并依托区位、资源优势,优化产业定位,盘活存量资源,培育壮大特色产业。规划建设光机电、现代中药及绿色食品、绿色装配式建筑和循环经济科技产业园四大主导产业,打造四大100亿元特色产业园区。 坚持招商引资,加快转型发展。开发区实施战略招商、精准招商,一批项目成功入驻园区,推动了园区转型发展。2015年以来,引进了鸿路钢构、金沙河、泰山石膏、希努尔、新诚达等多个全国500强企业。尤其是以鸿路钢构绿色装配式建筑项目为依托,举全市之力打造的全国最大的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集聚区正在加快推进,将会大大提升涡阳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水平;依托金沙河项目,打造涡阳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形成绿色农产品加工集聚效应;依托广毅达智能科技、东昇新能源,重点突出科技企业 “排头兵”作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依托希努尔、新诚达、三志制动器等企业,助力传统产业加快发展。 坚持合作共建,推动产业更新。涡阳县与合肥高新区共建涡阳高新现代产业园,充分发挥两地优势,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两化”深度融合,为此涡阳开发区起草了《涡阳高新现代产业园区合作共建协议》。已对接引进光机电、绿色装配式建筑等多个1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落户开发区。 坚持机制创新,提升营商软环境。据开发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涡阳开发区成立之初既无成熟经验可借鉴,又无完备体制可遵循,通过近年来逐步摸索探讨,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取得突破。一是建立规章制度,明确部门工作职责,细化权力清单,解决了有人办事的问题;制定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解决了规范办事问题;实现了 “属地、人权事权、财权事权、责任服务”四个统一;二是深化干部考核机制,全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明确党员干部经济发展、先锋表率两大任务,实行每月一考评一通报、一季一兑现、年终大总结制度,激发了全体党员干部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建立企业帮办制度,首创 “模拟代理服务” “并联审批制度”,从企业立项审批到落地投产全程帮扶,专人帮办,从根本上优化了企业办事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行政审批成本,真正做到了为企业减负。同时,开发区还提供 “亲情服务”,为企业项目筹备组提供免费办公用房及食宿,协调子女就近入学,帮助解决后顾之忧。开发区营商环境软实力不断提升,赢得了企业的一致好评。 2022年是开发区转型升级、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下一步,涡阳开发区将抢抓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机遇,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视野审视自身、谋划工作,提高承接产业能力,释放发展活力,助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安 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