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搜索
泰安高新区8个重点项目签约 近日,泰安市重点产业链项目签约仪式举行,活动采取主会场+分会场+视频连线方式进行。高新区设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实况,并举行了集中签约仪式。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斌出席分会场会议,并介绍了签约项目情况。 会议认为,泰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 “登高望远,奋力争先,全面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的奋斗目标,把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首来抓,确定了 “441X”现代产业体系和重点打造的13条产业链,全力以赴抓工业经济发展。 会议强调,针对签约项目,市委、市政府将密切关注、全力支持配合,提供精准的政策保障,落实好中央和省、市出台的扶持政策,做到政策“免审即享” “直达企业”;提供完善的要素保障,实行公开化、制度化、透明化的要素保障机制,全力解决企业在土地、能耗、资金等方面的要素需求;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坚持把企业满意作为评价标准,开展 “我为企业办实事” “百名科长大家评”等活动,落实好绿卡制度,努力打造一流环境、提供一流服务。 刘斌介绍,此次高新区共有8个项目集中签约,在主会场签约的项目有2个,分别是小动力锂电池项目和新闻出版产业项目。在分会场签约的项目有6个,其中,与山东大学共同引进的医疗监测器械设备项目,由新加坡陈晓东院士、“青年千人专家”刘志远教授担任科研负责人;北京四维卓识联合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校建设的数字工程科技基地项目,主要研发工程类无人驾驶集成系统。他表示,签约的项目,带动能力强、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全面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培强壮大高新区相关产业链条。 (吴志竟) 安徽界首市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稳” 今年一季度,安徽阜阳界首市围绕 “开门红”“全年红”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工业发展,对标省 “赛马”考核制度,深化 “三比”活动,狠抓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要素保障协调,全力扶持实体经济发展,工业经济呈现稳定开局、稳中加固、稳中有进的 “三稳”态势。 工业经济稳步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99.6亿元,同比增长23.3%,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35.7亿元,同比增长9.4%,高于阜阳市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9个百分点,当月增加值总量占阜阳市23.4%,累计规上工业增加值总量占阜阳市总量21.1%,当月及累计占比均稳居阜阳第一;完成工业投资14.1亿元,增速29.7%,其中完成技改投资8.4亿元,增速94.6%,高于阜阳市平均60.4个百分点,工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 工业动能不断积蓄。一季度 “两新”产业完成产值199.3亿元,占产值比重达到99.8%,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长较快,完成产值103.3亿元,同比增长44.8%,高于规上工业产值21.5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的贡献率达到51.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5.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95.9亿元,同比增长22.7%,新动能增长引擎作用继续显现。 项目投资加力提速。聚焦人、地、钱、证等重点项目要素保障,坚持对续建、在建、计划开工建设项目的调度推进,一季度新增统计入库项目17个,其中技改项目13个,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1%,位居阜阳第一。其中,工业投资拉动作用明显,拉动固定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新开工制造业项目投资增长26.4%,拉动工业投资增长9.2个百分点。 重点行业稳定增长。四大主导行业皆实现稳定增长,完成产值183亿元,同比增长17.8%,占全市产值比重91.7%,其中支柱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完成产值138.5亿元,同比增长18.5%,占全市产值比重69.4%,纺织服装产业、营养健康产业、智能装备产业分别实现产值21.6亿元、13.7亿元、9.1亿元,分别增长15.3%、20.6%、12.4%,占全市产值比重分别达到10.8%、6.9%、4.6%。 重点企业拉动凸显。纳入阜阳市 “13581”龙头工程培育库企业14家,累计完成产值35.7亿元,同比增长18.9%,占年度计划数的20.8%,产值净增5.7亿元,对全市产值贡献率达到15.1%。一季度全市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37家,有力地拉动了工业产值增长。 相关指标支撑有力。一季度,全市工业用电量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1%,高于阜阳市4.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3.6个百分点,高于增加值增速4.7个百分点,居阜阳第一位,较好支撑了产值增长;工业产销率达到90%,产品生产销售衔接情况较好;制造业增值税累计入库3.9亿元,同比增长53.6%;3月份当月,制造业PMI为50.9%,持续保持扩张态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持续向好。 (孙刚 安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