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翔股份4.8亿接盘锂盐产能“跨界”新能源
■ 中国工业报 余 娜 1月6日,锦州吉翔钼业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吉翔股份”,603399.SH)与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杉杉股份”,600884.SH)同时发布公告披露,吉翔股份拟以现金4.8亿元收购宁波永杉锂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宁波永杉”)所持湖南永杉锂业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湖南永杉”)100%的股权。 一方是聚焦钼业,多次跨界却频频受挫的吉翔股份;一方不断剥离正极业务,以锂电池材料为主导的新能源公司, “杉杉系”旗下两家公司此番业务倒腾,看点十足。 左手倒右手 跨界进军新能源行业的吉翔股份,与湖南永杉实则同属宁波大型民营企业杉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杉杉集团”)旗下。 梳理湖南永杉股权结构,其控股股东是宁波永杉,持有湖南永杉100%的股权。而宁波永杉的控股股东是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吉翔股份和杉杉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同一人——郑永刚。换言之,此次关联交易,对郑永刚而言,就是一笔 “左手倒右手”的买卖。 官方资料显示,吉翔股份成立于2003年6月18日,注册资本51亿元。注册地位于辽宁省凌海市大有乡双庙农场,法定代表人为李立。吉翔股份专注钼的生产加工,依托多年打造的规模化生产及多元化销售渠道优势,已成为一家国内大型钼业企业。 湖南永杉于2019年8月在湖南长沙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主营碳酸锂、氢氧化锂等锂盐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湖南永杉的成立,原计划是为杉杉股份正极业务供应锂盐等原材料。 然而,去年以来,杉杉股份的正极业务也不断剥离。2021年5月,杉杉能源的控股权转让给了巴斯夫,巴斯夫与杉杉股份分别持有正极业务合资公司51%和49%的股权。而正极业务子公司变更为合资公司后,杉杉股份的原材料采购也纳入巴斯夫的全球供应链管理体系,产业链协同效应受到影响。 将湖南永杉100%股权,从宁波永杉倒腾到吉翔股份,目的是什么? 对此,杉杉股份表示,随着公司正极业务控股权的转让,产业链的协同效应亦较有限。出售湖南永杉100%的股权,是在公司强化并突出偏光片和锂电池负极材料两大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下作出的决定。湖南永杉目前处于建设投入期,未来仍需持续性的资本投入和运营资金支持。 事实上,按照计划,湖南永杉一期2.5万吨锂盐产能项目应于2021年9月底试产。但在2021年12月下旬,杉杉股份通过投资者平台回复提问时却表示,永杉锂业一期项目目前仍处于设备安装调试阶段。 对于收购,吉翔股份表示,受宏观经济波动、上下游市场需求变动等因素影响,钼行业波动较大,导致近年来公司出现业绩波动。此次通过收购湖南永杉,可将吉翔股份业务板块延伸至新能源领域。湖南永杉主要生产电池级/工业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等产品,是锂电池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等。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快速发展,湖南永杉将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可为吉翔股份提供较好的业绩回报。”吉翔股份称。 吉翔股份同时强调,公司原有冶炼业务与标的公司均属于矿产加工行业,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湖南永杉具有较强的产业协同性。本次交易完成后,吉翔股份将继续专注于金属矿产的加工及生产,优化公司产品结构,降低钼行业波动给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提高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遭 “闪电”问询 这场作价4.8亿元的关联交易,随即收到上交所的 “闪电”问询。 1月6日,上交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向吉翔股份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就收购标的资产是否与公司现有业务具有协同效应等事项进行补充说明。 上交所要求,吉翔股份根据近3年锂辉石和氢氧化钠、碳酸锂的价格波动情况,说明对原材料和产品价格的评估假设的合理性;结合在手订单情况、未来产品价格变化,说明标的资产未来预期收益、营业收入、折现率等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评估测算过程的合理性。 公告显示,湖南永杉资产主营业务为生产及销售锂电池产品的主要中间材料,为氢氧化锂和碳酸锂。截至2021年9月30日,湖南永杉在建工程3.86亿元;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52.21万元,净利润亏损488.97万元;2021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747.01万元,净利润631.45万元。 对此,上交所要求吉翔股份进一步披露相关数据,即湖南永杉的经营模式,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盈利和结算模式等;湖南永杉所属行业的竞争格局、行业地位、与主要竞争对手的优劣势情况及核心竞争力;并结合营业收入和在建工程情况,说明湖南永杉是否已具备完全的生产经营能力。 湖南永杉主要生产、销售氢氧化锂和碳酸锂,而吉翔股份主营业务为钼的生产销售和影视业务,两者主营业务相距甚远。对于此次吉翔股份缘何 “跨界”布局新能源业务,上交所也进行了问询。 上交所要求吉翔股份补充说明,湖南永杉资产是否与吉翔股份现有业务具有协同效应?吉翔股份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和条件实现对湖南永杉的有效经营和管控?本次交易,又是否符合上市公司和中小股东的利益? “市场和股民最担心的是,这场耗资4.8亿元的关联交易,郑永刚是想割一把韭菜,待自己翻身解套后再换一批韭菜为自己站岗放哨吗? ”业内人士分析, “这次的关联交易,值得监管机构睁大眼睛从严监管。”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 “跨界”,并非吉翔股份首次尝试。从2012年登陆上交所开始,这家主营钼业的企业便不断尝试跨界合作,领域涉及影视、军工等。 吉翔股份原名新华龙,由辽宁企业家郭光华控股。2016年9月,郭光华陷入贿选风波,随后退出台前。2016年末至2017年初,郑永刚的宁波炬泰取得吉翔股份控制权。 2016年,吉翔股份通过收购跨界影视业务,但随即而来的影视寒冬使得公司 “乘兴而来、败兴而归”。2019年,吉翔股份亏损2.26亿元,并开始甩卖子公司止损。主业不振的吉翔股份在2020年继续寻找新的收购标的中天引控,但最终以失败告终。2021年3月,吉翔股份再度宣布拟收购主营营销传播服务的多想互动,由此主营业务向整合营销传播服务领域进行延伸,但该计划于5月便即告终止。 此波股权收购是否完全合法合规?吉翔股份能否乘上资本市场 “逢锂必涨”的东风,一步跨入黄金赛道,尚不得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