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双碳”目标 实现工业和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 中国工业报 余 娜 11月7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共同主办的工业和信息化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暨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0)》发布会在上海召开。会上,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发布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报告 (2021)》 (以下简称 《报告》)。 推进 “双碳”目标 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李毅中强调,推进 “双碳”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能源是源头、工业是重点、企业是主体,与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强调的企业社会责任相一致。企业要把 “双碳”纳入企业发展战略,置于全国和行业大局之中,落实到负责任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工业领域中,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是重点。 《报告》显示,我国工业规模稳定增加,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持续稳定恢复。202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13071.1亿元,比上年增长2.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8%,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2012年到202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由20.9万亿元增长到31.3万亿元,其中制造业增加值由16.98万亿元增长到26.6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由22.5%提高到近3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分别从2012年的19.7万亿元、21.7万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39.19万亿和37.4万亿元;最新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榜单中,中国工业领域企业有73家入围,比2012年增加了28家。 培育绿色新动能 推动工业经济包容增长 实现具有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工业化,对促进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严禁新增钢铁产能,不断强化环保、能耗、安全、质量等要素约束,规范企业生产行为,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4.5%。 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瞄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深化业务关联、链条延伸、技术渗透,推动两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工业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强化个人信息保护,健全标准、政策、技术保障体系,加强工业大数据发展与管理,有效防范化解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风险隐患。 《报告》预测, “十四五”时期,中国总体上仍将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资源能源消费还将有一定增长,人民群众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工业和信息化行业应把握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按照制造强国建设战略部署,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绿色新动能,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将绿色变为中国工业发展的底色。 经济包容性增长是寻求经济实现协调、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积极落实扩大内需战略,着力提高供给质量,激活消费潜力,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努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鼓励外向型企业加快出口转内销,畅通国内大循环。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志军指出,在新发展阶段,工业和信息化企业应当与各国伙伴携手肩负起推动经济复苏,实现更加强劲、绿色、健康的全球发展的责任。为此,王志军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继续推进与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等国际组织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对话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解,凝聚共识。二是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制定和应用方面的国际合作,推动相关标准互融互认。三是支持企业、机构和行业组织开展责任制造、责任采购、责任投资以及数据治理、人工智能伦理、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可持续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建设高质量、可持续、抗风险、价格合理、包容可及的基础设施,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资源禀赋,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实现联动发展。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积极发挥行业优势,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支撑,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中国制造竞争力持续增强,通信设备、工程机械、高铁等一大批高端品牌走向世界。 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点领域,对工业领域来说,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任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党委书记、执行副会长熊梦表示,目前,中国工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温室气体排放量也占全球很大比重,推进能源行业和工业领域的节能减碳是落实“双碳”目标的战略重点。刚刚出台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碳交易市场建设、工业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都离不开银行、保险、投资等金融机构的深度参与和支持,而落实“双碳”目标也为绿色金融业务创新开拓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报告》透露,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积极抓好顶层设计,将制定发布 《“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加快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大降低排放强度工作的力度。强化工业节能增效,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和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