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辉煌 唯有质量
——江苏泰隆集团创建优质品牌纪实(上)
■ 蔡建永 蔡云龙 玄静远 最近,江苏泰隆集团正在全力以赴争创江苏省省长质量奖,这是继去年荣获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提名奖之后的又一次创建优质品牌的一个重要举措。 这也是泰隆集团坚守 “质量兴企”之初心、砥砺奋斗40年的一个结晶。 质量给企业带来了辉煌:从当初一个18人的作坊式小厂成为拥有总资产 22亿元、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的中国减速机行业排头兵企业,全国减变速机行业协会理事长单位、全国减速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单位。 这是一个令人吃惊的变化。在这变化的背后,凝聚泰隆人多年孜孜以求的心血。正如集团总经理殷爱国所言, “今天的质量,就是明日的市场。实践证明,只有铸成企业质量航母,才能推动企业扬帆远航迎大潮。 掌管理之舵 育人才之桨 成功的企业,其管理一定是成功的,当然管理的方式各有特色。泰隆是如何管理的? 早在2014年5月,集团决定选择一个成长型产品,进行管理创新改进,积极探索“高质智造、快速响应”的新模式,为全面改进和创新积累经验,从而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经过近五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 “六轮相传,一架为心”的质量管理模式。 “六轮相传,一架为心”,这是集团起初的一个独特的质量管理模式。 集团总经理殷爱国介绍,模式模型以减速机的行星传动结构为框架,输入轴太阳轮代表战略,掌握着企业的方向,驱动着企业的发展;四只行星轮既自转又公转,分别代表人才、创新、精益、两化,平衡发展尽显高效;行星架既作为连接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的核心支撑,又作为行星传动的输出部件,代表绿色发展,是泰隆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内齿圈作为固定件,代表卓越高效,确保六大构件齿齿相传,实现企业的永续发展。 这一模式所表达的内涵是:战略领航、绿色发展、卓越高效、齿齿相传。 战略领航——响应产业方针,实现企业战略。以人力资源、财务管理、质量管理、生产运营、市场营销、产品研发、信息化、品牌建设八大规划引领企业发展方向。 绿色发展——倡导绿色装备,协调和谐发展。坚持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从原料、产品、设备、环境等方面突出绿色理念和内涵,以双效、和谐、持续为目标,推行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产品。 卓越高效——坚持贯标达标,实现双效高质。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引导使用需求、挖掘潜在需求、创造服务需求,提供卓越质量和魅力质量。以人为本,凝聚素质能量;推进精益,奠定质量基础;两化融合,优质智能高效;产研结合,强强联合创新发展。 齿齿相传——既指单个质量示范区的各管理要素之间的平衡传动发展,又指各事业中心之间的协调发展。 坚持新常态新思维,新时代新作为,发扬 “以人为本、创新驱动、高位攀登、双效提升”的企业精神。 战略旗帜导向,构建创新平台。2014年,公司成立TL模块化减速电机质量管理示范区,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集中独立化运营。 绿色环保先行,天人和谐发展。2016年,公司投资5.3亿元建设新厂区,建恒温恒湿厂房,建成同行业唯一全智能立体仓库。从瑞士、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购置高精设备79台套。 随着企业发展壮大,集团管理从粗线条走向精细化—— 全员参训培育,凝练素质能量。与江苏领跑者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泰隆集团——领跑者铁军训练营,共同打造了一支超强化的 “铁军”团队。 推进精益管理,奠定质量基础。与深圳市华天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开展精益生产管理提升项目。 两化深度融合,优质智能高效。与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MES系统建设。跨界产研结合,强弱补短攀高。与上海交大、重庆大学、哈工大等多所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平台,创建了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中心。 量质直线上升,实现凤凰涅槃。仅减电产品销售合同从2016年至2019年,上升幅度达到53.2%。 以战略为导向,通过一流环境的创建、高素质团队的锻造、CTPM 精益管理的推进、信息化MES体系的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的搭建,打造卓越的绿色数字智慧工厂试验田,实现了预期目标。为泰隆集团传动机械科技产业园的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探索铺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科新管理的浓厚氛围,必须汇集和激发全体员工的磅礴力量。 集团深度开展培养技能素质的 “个十百千工程”,以技能大赛、创新月报、改善提升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全员创新潜能,形成全员创新促转型的雄厚基础。 将绩效与激励制度有效结合。构建市场化的激励体系,定期开展外部薪酬调研,形成符合公司实际的宽带薪酬体系和具有激励性的薪酬结构,同时设定月绩效工资、年终奖金及技能大赛获一等奖的技能津贴等多种激励政策, 鼓励员工钻研业务,勤恳工作,与企业共同成长。为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每年按10%以上的幅度上调员工工资。 除给予员工公司的多种荣誉奖励外,并为员工积极申报各类社会荣誉,鼓励与引导员工追求卓越,勇于创新,从而提高员工和组织的工作绩效。 建立人才评价机制,实施培养计划,提升员工能力。建立了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采用不同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现有人员的能力,在满足现有岗位对员工能力与技能的需要的同时,培养公司未来需要的员工。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实行定量和定性评价。定量主要评价人才为公司创建的经济效益。定性主要评价人才所做的工作、具有的能力、具备的职称及社会地位。 周世才博士作为公司的高端人才,聘用为公司研发中心副主任,负责公司战略产品机器人关节用减速器的研发。他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检测能力达到大师级水平,是公司研发的核心力量。 数控机床程序员凌建军攻克了一项又一项加工精度保证难题,编制了多项程序,自行研制的深孔镗刀具及设计的数控加工研究工艺,使公司相关产品成本降低了30万元,每年为公司节约近300万元,个人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苏工匠称号。根据战略发展和运行现状需要,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 践行 “推进实施人才培养战略,为企业发展造血提速”战略部署,大力弘扬新时代劳模、工匠精神,积极营造学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结合企业运营实际和人力资源现状,采取不同方式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针对经营管理类人才,采取 “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管理干部。每年组织员工破格提拔活动,为内部广大年轻员工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良好机遇,更为企业发掘具有发展潜质的年轻干部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渠道。 集团依托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的领军人才纳入了省、泰州市 “双创计划”,自主培养的人才被纳入了江苏省 “333工程”、泰州市 “311工程”。到目前,已培养江苏省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名、泰州市有特殊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名。2019年4月,经泰兴市专业技术职称办同意组建以企业内机械工程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设置了包括总工程师孔霞在内18名泰隆技术人员的专家库,负责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机械工程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工作。 集团创办了 “江苏工匠工作室” “殷爱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泰州市劳模工作室”等4个工作室,充分发挥劳模工匠的技术技能传承作用,提升员工技能水平。 一批批精湛的 “工匠”不断涌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工匠、江苏省技术能手凌建军,江苏工匠、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罗红,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泰兴工匠夏惠,泰兴工匠顾翠松等。 集聚人才智慧,激发创新能力,加快了转型升级的步伐。近三年来,周世才、陶华兵、凌建军等各阵线16名人才已成长为各部的 “顶梁柱”,员工晋升率达到1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