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 风采 海博思创跻身储能系统第一阵营
在电化学储能高速增长的情形下,作为电化学储能系统集成商的代表,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海博思创”)一直专注于大容量锂电池管理系统与智能电网储能管理系统的研发制造。2020年,该公司在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中,能量规模排名第一,一举成为2020年储能领域诞生的一匹 “黑马”。 海博思创董事长张剑辉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系,毕业后曾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工作过6年,负责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发。在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张剑辉主导了两个与新能源相关的项目,一个是光伏发电板优化器的控制芯片,一个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的芯片设计,两个项目的产品都实现了大批量生产,至今,宝马等品牌的电动汽车仍在使用。 凭借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2011年张剑辉开始了他的创业事业。同年,该公司开始布局储能业务,承接电网的储能项目,并且参与国家863相关课题研究。在此过程中,依托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海博思创积累了动力电池系统大规模生产制造的经验,完成了相关核心技术的积累。这些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与运营经验都为其后期飞速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5月,刚刚成立半年的海博思创就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得到了1500万元的风险投资。后续IDG资本、启明创投等知名机构也争相加码投资。 凭借着海博思创在储能行业积累得良好口碑和技术积淀,作为系统集成商的代表,2020年,该公司迎来了高速增长的轨道。这一年,海博思创在新增投运的电化学储能项目中,能量规模排名第一,功率规模排名前10。 据统计,海博思创现已投运的储能项目已经超过100个,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GWh,电动车Pack成组超过4万辆,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出货量累计达到1.5GWh;储能应用覆盖了火电联合调频、光伏+储能、风电+储能、光储充微网、电网变电站储能、工商业用户侧储能、移动电源车、UPS储能等。 海博思创成立10年,成为储能行业新生代的中坚力量,离不开产品和创新的 “双轮驱动”。 面对新能源储能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该公司产品迭代加速。常规储能系统大多采用风冷散热系统,功耗高、寿命短、温差大等问题,逐渐成为发展应用的主要障碍。根据新的市场特点,海博思创将液冷技术应用于储能系统中。 海博思创技术总监吕喆表示,公司最新开发的Hy-perL1液冷储能系统具有多项技术创新和行业领先的性能指标。能量密度较风冷系统提升80%;寿命较风冷系统提升20%,并可满足15年应用需求。 与此同时,依托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海博思创经过10年的技术积累,其储能系统及动力电池累计装机规模已超过2.5GWh。 该公司另一项领先技术是通过优化控制策略延长电池寿命。“通过大量实测数据,建立精确的电池模型,通过对电池控制策略的不断优化,在满足客户使用需求的情况下最大程度上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为客户创造价值。”吕喆表示。 截至目前,海博思创公司已经拥有118项自主创新专利,为企业的快速成长注入了强大科技动力。 (郭 宇) 施耐德发布煤化工智能制造观察白皮书 在近期施耐德电气商业价值研究院发布的 《绿色智能制造行业观察——煤化工行业》,通过对国内上百家煤化工企业摸底、抽样和总结,分析了当前的行业现状,提出了对未来产业高端化和差异化发展的借鉴和思考。 《白皮书》指出,国内煤化工行业转型升级在信息化、安全性、环保、供应链、生产等五大方面存在挑战,当前煤化工行业信息化程度都在稳步提高,但普遍存在数据孤岛、利用率低下和维护不足的问题;煤化工安全管理工作复杂,需要从意识上、制度上和技术上制定对策,杜绝违规操作,消除安全隐患;从环保响应方面来看,煤化工企业存在源头追溯困难和监管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另外,高效的供应链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许多企业还存在采购计划不严谨、供应链管理意识不足、缺少经济性评估、采购与需求脱节乃至进出场车辆管理粗放等问题。 要实现智能制造,不能生搬硬套。对此相关专家认为,未来标杆煤化工企业应具备以下多种特征,在决策、数据、生产运营、执行等多方面具备智慧特征,同时强调能效优化和安全主题,构建标准化体系为原则的全生命周期绿色智能工厂。即持续探索降本增效的长效机制,加大绿色低碳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的研发、示范和推广力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等。 湖北三宁化工的数字化转型,就体现了老牌化工企业的智能蜕变。三宁化工始建于1969年的枝江县化肥厂,是化工行业领先的民族品牌,集煤化工、磷化工、精细化工和工业服务业于一体,总资产接近200亿元。化工企业常常面临着三种必须解决的矛盾,即生产工艺复杂性和安全稳定要求的矛盾,同质化产品与激烈市场竞争的矛盾,以及行业本身高污染、高耗能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现在,随着工厂自动化生产程度越来越高,工艺原理越来越复杂,装置工艺师和生产操作员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在三宁化工最新的6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中,施耐德电气基于EcoStruxure架构为其提供了一系列数字解决方案,帮助三宁化工建设数字化工厂,并由此实现了项目建设及安全生产的全面升级,开启了生产管理和项目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之路。 除此以外,施耐德电气还帮助三宁化工实现了项目数字化交付,成为构建数字化工厂的第一步;而通过AVE-VA资产信息管理软件,企业也可以将项目建设阶段所产生的工程信息、生产过程产生的实时数据信息及管理信息在数字孪生中融合使用,优化生产和运营管理。 在安全和可靠性上,施耐德电气为三宁化工配备了安全仪表的三级防御体系,使用智能中压开关柜和空气阻路器等系统,提高供电连续性和可靠性;在人员培训方面,施耐德电气的OTS和AVEVA操作员培训方针系统模拟工厂现场装置和控制情况,在虚拟环境中对操作员进行离线或者在线培训。三宁化工智能工厂推进办公室主任杨文华表示,施耐德电气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实现了25%~30%的岗位融合,能源效率也提高了5%。 (郭 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