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 动态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4万亿美元
根据 《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统计,2020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2.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0%,占全球GDP的比重为43.7%。发达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大、占比高,市场规模为24.4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约为54.3%;而发展中国家数字经济增速更快,去年平均增长速度为3.1%。从国家来看,美国以13.6万亿美元的数字经济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位居世界第二,规模为5.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速度为9.6%,位居全球第一。 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研究所副所长罗松指出,基于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背景,以及对多样性、生态、安全、规模化的方向把握,在工信部专项支持下,中国信通院研发了星火·链网这一国家级的基础设施,它以产业数字化转型工业互联网作为主要的应用场景来推动,同时以数字身份这一数字化资源作为突破口,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力结合成一种基础设施,这样做的优势在于,既具备了区块链分布式的、可实现数据交易的能力,又能够为向工业互联网转型场景提供服务能力。 国家级新基建成果落地的同时,各地的新基建也步入快车道。其中,北京市率先提出了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磊提出, “北京市将通过5~10年的努力,成为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标杆城市”。 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超600家 8月3日,在2021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基建与生态发展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胡坚波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已超过600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过100个,连接设备数超过7300万台套。尽管可能存在一些重复建设现象,但不同于消费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有着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在产业发展初期应该容许更多的探索与试错。 “这些平台最有影响力的是双跨平台 (跨行业跨领域),同时,国内也涌现了一批面向特定区域、面向特定行业的平台,甚至也出现了一些面向具体环节,比如专门面向研发设计、大数据仿真的平台。”胡坚波表示。 在商业模式上,胡坚波认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形成通用型、专用型两条发展路径,前者面向所有中小企业,其核心在于解决中小企业痛点、扩大用户规模;而后者面向重点行业的重点企业,其核心在于通过知识的复用,降低公共模块的成本。 北京发布全球首个数字经济标杆城市“蓝图” 《北京市关于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实施方案》近日发布,这是全球首次发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发展 “蓝图”。方案明确了北京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规划,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6个高地”,到2030年建设成为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据悉,2020年北京市数字经济总量超1.44万亿元,占GDP比重超40%,为建设标杆城市打下良好基础。北京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是北京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描绘了今后十年北京数字经济的 “路线图”和 “施工图”。北京将加强基础研究,聚焦高端芯片、基本算法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出一批世界一流的首创技术、首制产品,推动创新成果应用到数字经济发展的全过程。 方案提出,通过5至10年的接续努力,打造引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 “6个高地”,即城市数字智能转型示范高地、国际数据要素配置枢纽高地、新兴数字产业孵化引领高地、全球数字技术创新策源高地、数字治理中国方案服务高地、数字经济对外合作开放高地;明确培育新一代数字化出行、新型数字化健康服务、智能制造等6个标杆产业,实施高级别自动驾驶全场景运营示范、跨体系数字医疗示范中心建设、数字化社区建设等6个标杆工程。方案还明确,要把培育壮大数字化时代的新型市场力量作为重要目标,推动数字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融合,统筹支持技术创新型、数字赋能型、平台服务型和场景应用型等不同类型的标杆企业。 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座谈会召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快推动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创新发展,近日,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座谈会在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听取了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工作进展情况的介绍,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工作组秘书处工作细则,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门作交流发言。 徐晓兰指出,工业互联网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区域数字化转型,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构建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推动京津冀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支撑。 徐晓兰强调,要进一步加强跨区域、跨部门沟通交流,加强政策联动。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原则,三地工信部门要形成齐头并进、同频共振的工作局面,固化多层级协同联动机制,加强对重点任务、重点环节的沟通协调,保持政策措施的协调性、连续性,确保京津冀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工作有序推进。 (本栏目稿件由左宗鑫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