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靖 孙郁瑶
编者按
7月29日,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指导,中国工业报社主办的制造强国自主创新品牌峰会暨 《合资变局》大型报道纪念会在四川德阳成功举办。
2005年,中国工业报策划推出 《装备工业合资变局》大型系列报道。报道历时半年调研,带来约20个涉骨干重点企业被外资并购的案例,其中有16个发表在当年的中国工业报上,其余作为内参上送主管部门。上述工作成果先后形成两个中央政研室内参,直送党和国家最高层,并获中央主要领导批示,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促使针对外资并购新动向的国家审查制度修改完善。2006年2月,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出台。
本次会议以 “献礼建党百年:强国品牌,自主创新”为主题,旨在围绕装备工业的未来成长之路,就 “十四五”规划与产业机遇、产业金融、变革与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现将会上领导、专家、企业嘉宾发言摘编如下。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
以我为主 坚定不移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今年4月15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召开会员大会,在会上发布 《中国机械工业 “十四五”发展纲要》,包括1个发展纲要、26个专业规划、9个专题规划。 “十四五”机械工业的五大战略任务分别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统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持续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以高水平开放助推双循环。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机械行业实际上是传统工业,跟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有区别。换句话说,机械行业实际上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是行业创新往往受阻。创新受阻的原因跟我们的体制、跟我们的认识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行业的转型升级有些障碍始终迈不过去。
第一,工业材料的落后阻碍了产品的产业升级。但原材料的落后不在机械行业,反而在原材料行业。恰恰这两个行业融合不到一起。
第二,跟信息产业的隔阂。分析总结国外对我国产业打压和卡脖子的时候,包括机械行业的所有难点、堵点,这些问题都是因为行业的分割,组合不到一起去。到现在还是解决不了体制问题,不能打开企业围墙、打开行业壁垒的话,自主创新很难搞好,一定要融合创新。
五大战略任务中,最后一个是坚定不移地实行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这就想起来了十六年前的合资变局带来的经验教训。
2005年,中国工业报的一系列活动引起中央重视,多位中央领导作出批示。因我时任发改委工业司的主管装备制造业副司长,当年12月23日,由我召集开了一场座谈会,会议由中国工业报社协助组织十几家企业一把手参加研讨。根据会议内容,当时给领导写了报告。比较关心装备制造业的曾培炎副总理2006年3月8日在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包括如何加强外资并购我国大型骨干企业规范管理的一些问题。
曾培炎同志讲话强调,规范外资并购装备制造企业这件事非常重要、非常迫切,外资并购范围在扩大,并购对象层次也越来越高,点了一些具体企业,外资先是小股,然后拖垮你,再收购你,内资企业品牌上市,外资企业品牌垄断市场,债务、人员丢给国内,这些都值得注意,这既有国外原因,也有国内原因。在全球化市场形势下,外方纷纷看重中国市场,而国内的地方政府急于甩包袱造成了当前的局面,发改委要起草一个规范外资并购装备制造企业的指导性文件,当时很明确地提出了七点要求。因为商务部主管外资,最后文件由商务部发布。
这件事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来说,特别是对今天召开这样一个活动来说,应该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有了汽车改革开放、轨道交通改革开放的经验,坦率说我对开放一直持有“以我为主,对外开放”的原则,并不是开放一定就好,城市轨道交通、地铁、高铁、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都是以我为主对外开放,才发展起来的。
中国工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徐金宝:
推出制造强国品牌工程 讲好中国品牌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所系,要坚定不移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当前我国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更加稳固,一批优质企业和国产品牌脱颖而出,中国制造全球竞争力不断增强。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代表着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升级方向,发挥品牌的引领作用,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是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品牌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品牌意识不足,信用意识淡薄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亟须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在品牌建设上下功夫。一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二是大力促进自主品牌成长,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
为大力促进自主品牌的成长,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进供需结构和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工业报社推出制造强国品牌工程,着力从两个维度讲好中国品牌故事。一是突出自主创新企业及其背后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二是注重通过全媒体,包括与一线视频平台合作,提升品牌的传播力、亲和力、影响力,让制造强国品牌深入社会各圈层人心。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会长梅永红:
技术能力必须建立在自主开发基础之上
十六年前,我在科技部调研室当主任,正在全力投入到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当中,中国工业报杨青总编辑和厦工董事长找到我谈卡特彼勒并购厦工一事。当时厦工董事长提出来,厦工从一个农机修造厂一路走来,整个发展过程都很顺利,在业界已经有了一定地位,为什么要卖掉厦工,谁要卖掉厦工,卖掉厦工到底想得到什么?从介绍的情况看,岂止是厦工,中国装备工业许多龙头企业都处在并购当中,事态严重。
我对这个问题的关注是源于对科技战略的关注,因为当时正在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的研究,战略所确定的核心原则就是自主创新。当时希望自主创新能够成为中国科技乃至于产业发展的基本战略,而这个基本战略的载体在哪里,它一定是深植于中国的大学科研机构,尤其是企业,中国一定要有自己愿意投身于此,愿意能够坚持下去的一批企业群体,否则谈论自主创新实际上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当中国积累了半个世纪的一些 “家底”,形成的一些龙头企业,一个个被转变为加工车间,那么自主创新也就没有深耕之处,这个问题远远超过并购本身。这时,我与长期合作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的路风教授联系,希望他能够提供支持。随后,路风团队与中国工业报团队合二为一,深入重点企业调研,比如徐工、沈变、常柴等,当时获得了很多具体案例。通过调研形成研究报告,上送中央。后来中央让国家发改委牵头对这个事情进行整顿、调整。
现在事情已经过去十六年,带给今人的应该有更多的思考。对我来说至少有五点启示。
一是科学原来是有国界的。过去我们都认为科学是无国界的,但今天的中美之争,中美的科技脱钩,就看到科学其实也是有国界的。
二是开放从来都是有条件的。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认为绝对的开放一定等于绝对的发达,并且只要开放就一定能够带来中国的繁荣,到现在也看到了,即便像美国,它的开放也从来都是有条件的,更何况我们处在一个相对竞争弱势的国家,也应该是有条件的,所有的这种路径或这种开放,都应当遵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
三是引进技术不等于引进创新能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的产业技术进步主要是靠引进技术,我认为这是合理的,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引进的技术只是技术物化的产品,不是技术能力。任何一个技术能力的形成必须建立在自主开发的基础之上。
四是自主是国家经济和科技安全的前提。我们曾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提出来一个观点 “但求所在,不求所有”。这对特定的领域是有道理的,甚至对特定的时期也有它的合理性,但对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自主应当成为我们确定国家经济和科技安全的前提,没有自主就没有安全可言,无论在哪个领域都是如此。
五是没有战略就没有未来。我们在思考很多问题的时候,往往争论的是:到底是长远利益还是短期利益为上,到底是局部利益还是整体利益为上。这种争论最后的结果应当是一种平衡的,但它的前提是应当服从于整体战略、长远战略,短期利益当然要兼顾,但如果没有长期的战略布局,我们就没有未来可言。
中国工业报社原总编辑杨青:
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揭榜挂帅”体制机制
2005年做 《装备工业合资变局》大型报道的那一年,有个相关背景要交代,在加快国企制度改革的政策激励下,地方政府纷纷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批装备工业重点骨干企业股权处于限期出售的状态。
回到2005年初夏,厦工董事长一大早坐飞机直接来到中国工业报社。到报社后,他谈到厦门市正在跟卡特彼勒谈要出售厦工,卡特彼勒很有意愿并购,正在企业做净值调查。当时厦工是我国工程机械领域里挖掘机装载机的龙头企业,情况紧急,我就向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请教和报告。当时陆燕荪说,这要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一起去了解下整个装备工业十大行业里到底情况怎么样。于是召开了专家座谈会,几位老部长都参加了,还有各个行业协会的主要领导也都在。他们把各个行业的情况一说,就感觉确实出现了一个情况,觉得外资对我国装备工业企业的战略性并购不仅仅是一个行业,一段时间的孤例,而可能是正在形成一个现象级的、历史性的事件。
会上,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拍板,由中国工业报去办这件事。后来,中国工业报做了大量调研,调研了20家企业,有3家企业案例最后形成内参,16家企业公开报道,这些公开报道事实非常扎实,得出来的结论是,跨国公司对我国装备制造主要行业的骨干排头兵企业战略性并购的趋势已经形成,急需中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进行干预。
这些工作成果先后形成两份中央政研室内参,直送最高层,获得中央主要领导的批示,引起国家高度重视,促使外资并购新动向的国家审查制度修改完善,也推动了 《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至此,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核心部分、关键领域、高附加值部分得以保全,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完整装备工业体系得以延续、发展。
“十四五”规划纲要第一条重大举措就是科技创新,第二条就是突破产业瓶颈。我们必须把这个问题放在能不能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 “揭榜挂帅”体制机制,加强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制,适合部门和地方政府牵头的要牵好头,适合企业牵头的政府要全力支持。
四川省德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黄琦:
加快推进德阳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历史值得铭记和致敬,中国工业报社作为工业领域权威的主流媒体,十六年前一组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 《装备工业合资变局》大型系列报道,为装备制造业坚持自主创新、坚守自主品牌赢得了政策空间。
制造业是经济的核心,是立国之本、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德阳装备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经过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以装备制造、医药实体、通用航空、先进材料、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产业集群,拥有国机重装、东方电机等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重型装备制造企业。 未来,德阳市将借助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吸引数字技术企业落户德阳,推动德阳传统产业动力的变革,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深化数字科技在生产、运营、管理和营销诸多环节的应用,积极发展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主的数字产业,强化工业互联网建设,着力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特色数字产业集群,鼓励和支持重点领域加快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大力实施设备换新、生产换线、产品换代、机器换工为主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提升企业的智能化水平,推动装备制造更高质量的发展,加快推进世界级重大装备制造基地的建设。
中国电建集团租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许贺龙:
创新产业金融服务 助力装备制造业发展
电建租赁成立于2004年,是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专注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工程机械三大战略方向。2020年电建租赁融资租赁资产总额突破11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超过30亿元。
目前,装备行业企业融资时将越来越多选择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继“信贷融资” “证券融资”后的第三大融资租赁市场,近三年国内融资租赁业务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40%。融资租赁的主要特点是,融资期限一般在一年至三年,租赁物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以 “融物”方式解决 “融资”需求,租赁物件的选择及维修保养由承租人负责。
近两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中国工程机械品牌加速国际化,高端装备技术创新填补国内空白,数字化技术应用创新加速。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需要适合创新的生态系统支持,包含科技创新和相配套的服务创新。设备金融是融资租赁的本源,融资租赁与装备制造业有着天然联系,融资租赁通过服务创新,可以更好地支持装备制造业创新。
电建租赁的 “大家机械”是以“互联网+物联网+智慧金融”为服务理念的工程机械行业 “互联网+”平台。平台以工程机械融资租赁为抓手,以全产业链一体化服务信息平台为支撑,为电建集团成员企业、其他央企集团和社会化客户提供工程机械全产业链的品牌与产品营销、共享设备租赁资源、供应链金融服务、维护保养服务、二手工程机械交易、工程机械智能物联的设备管理等服务。“大家机械”服务于优质工程机械行业用户,解决信息不对称、金融服务缺失等行业主要痛点,提供线上线下融合的精准产品推广,为首台 (套)的试产销售设计专属金融服务,联合首台 (套)厂商、政府与应用主管部门开展经营性租赁。
江汽集团副总经济师、四川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张作洋:
构建新发展格局 成为全球轻卡行业领导者
“十三五”时期,江汽集团借力世界一流企业势能加速自身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可用四个词概括——创新、转型、开放、合作。而 “十四五”时期,江汽集团的关键词是:裂变、聚变、转型、创新。
江汽集团 “十三五”期间技术不断创新,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成果,在国六排放、节油、轻量化、智能网联、新能源电池电机、平台化开发等方面,掌握了系统开发和相应的关键技术,培育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产业体系。通过 “十三五”的发展,江汽集团已经站上了新的发展台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的发展环境不容乐观,江汽集团 “十四五”遇到的挑战之一是汽车芯片。第二大挑战是跨界竞争。机遇也非常清晰,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趋势明显,造车新势力崛起,智能新能源汽车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十四五”期间江汽集团的发展,主要是集中在裂变、聚变、转型、创新这四个方面。以用户为中心,强化用户思维,增强用户黏性,创新 “车生活”,丰富 “车生意”,重建从用户价值发现到用户价值实现的商业模式,精准满足目标用户不断升级的产品与服务需求。
不仅以用户为中心,还要以战略为先导。以差异化的业务竞争战略,培育业务细分市场竞争优势,谋求业务市场份额的最大化。裂变推动轻商业务板块做大做强,聚变推动乘用车业务板块做精做优。
同时,江汽集团将以创新为主线,全力推进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方面的发展。江汽集团整体向市场已经投放2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商务车体系也会进一步全面地推进电动化和智能网联化。
2014年江汽在四川建立新的商务车企业,面向西南重点打造西南市场,拥有轻卡、中卡、工程车和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是江汽集团集研产销为一体的轻卡战略产业基地。2021年7月,根据江汽集团战略布局,四川江淮开始独立运作。四川江淮独立运作是江汽集团构建新发展格局,对轻商业务板块进行裂变的落地之举:实现业务裂变,品牌裂变,渠道裂变,队伍裂变,快速培育和积聚优质市场资源,以扩大各细分领域市场份额,发展轻商业务群,努力发展成为全球轻卡行业的领导者。